1941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持久战,此时的日本内部面临着北上和南下的选择,北上则是和德国站队一起攻打苏联,南下则是抢占英法等国的殖民地,如果日本选择北上那将会征服中国甚至整个东南亚,二战的结局也将会是另外一个结果,可最终日本偏偏选择剑走偏锋,偷袭美国珍珠港,一下把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推向了德日两国的对立面。
德国总统希特勒大骂日本是蠢猪行为,另一边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笑得合不拢嘴,当局者迷,日本根据当时错综复杂的形式,促成了事与愿违的结局,日本转而攻击美国不攻击苏联真的有那么愚蠢吗?为何在二战后选择攻打当时世界第一大国美国呢?这其中就有很多点原因了,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日本帝国背后的真实想法。
1941年12月,一个平常的星期天,夏威夷睁开双眼,看到的不是朝阳,而是一片狼藉,日本350架飞机组成攻击队,凶猛地轰炸了美国太平洋基地——珍珠港,美国总统始终不敢相信,日本为什么会对美国动手?这场缜密的袭击行动,绝不是日本人冲动之下的产物,而是早有预谋,究竟是什么支撑着日本拼了老命的要和美国打一场赌上国运的战争,而这一切究竟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一切还需要从一年前说起。
抢占印度支那,引起美国不满,断供石油
1940年,德军入侵法国,并在国内建立了傀儡政府,名为维悉政府,日本也很快与德国结盟,时间一长,日本不安分的手又伸了过来,既然都是哥们了,法国现在又是我哥们德国的小弟,那我去法国搞点资源,应该不过分吧?
于是,日本便让德国出面与法国的傀儡政府谈判,后来法国也同意了允许5万日军入驻印度支那北部,眼看着这块肥肉快到嘴边了,结果筷子断了,日军一军队,在没有经过法国的允许擅自闯入印度支那,这下引起了法国政府的不满,让你方军队入驻就已经是国耻了,时间一到会让你进来的,没到时间便大张旗鼓地进来,这就属于硬闯,好歹也是一个大国,怎么能让你这样肆意凌辱,可都说法国政府时也给傀儡了,再怎么反抗也无济于事。
于是,日本占领了印度支那,这个消息在当时掀起一阵腥风血雨,难道日本接下来的目标是要侵占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吗?美国怎么可能忍让?于是便和英国合作,借机敲打一下日本,禁止向日本提供石油,这下可给日本泼了一盆凉水,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贫油国,本土还不产油,外部供油给切断了,这不意味着海军彻底凉凉了吗?
此时的日本面临着两个选择:第一就是放弃侵占中国土地,二便是赌一把倾尽全力与美国开战,很显然,放弃第一条,自然是不乐意的,富饶的中国土地,现在放弃,岂不是将功亏一篑?而对于第二个方案,日本是这样想的,眼下打开石油供给的渠道才是最重要的,解决燃眉之急之后,再迅速拿下中国,用中国来作为和美国谈判的筹码,那么问题来了,日本凭什么认为美国一定和自己谈判呢?
此时,日本便盯上了德国,如果日本和德国东西对进,两面夹击,美国就不得不妥协,日本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和美国单打独斗,下场绝对惨淡,因此要打就趁热,趁美国还没有进入状态,就赶紧打,然后逼迫美国和自己谈判,可日本的石油资源仅仅够使用三个月,如果要开展,石油是重要的呀,在太平洋上,只有印度产石油,菲律宾又是美国的地盘,虽然其他地方也有,但日军的军力只能攻打一处,不能遍地开花,因此日本人决定先拿菲律宾开刀。
而拿下菲律宾必须同时解决珍珠港,其实,日本刚开始并没有想直接攻打珍珠港,他想要等宣战书下来再发起攻击,不能落下没同意就宣战的骂名,可和平谈判很快便以失败告终,日本大使被赶出白宫,接下来战争便开始了,不过在这场战争中,日本的好运到头了,并不是日本战术有问题,而是一开始对这场战争的意义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过去日本打赢的那些战争,给了他充足的自信,因此就算知道本身和美国战争存在极大劣势,也必须挑战美国。
如果攻打美国,还有一丝赢的机会,但如果不攻打,那日本国内的油田资源活不过三个月,可他似乎忘了和西方国家一旦开战,便没有尽头,可日本根本耗不起,因为中国咬着牙不投降,这场战争似乎怎么都打不赢,日本主力军被中国牵制,深陷其中,不得抽身,导致日本国内资源几近崩溃的局面,说到这里,小伙伴们似乎有疑问了,当时德国正在攻打苏联,德国也曾邀请日本一起作战,如果和德国攻占了苏联,那资源岂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何日本不和自己的好哥们德国一起进攻苏联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日本进攻苏联信心不足
二战期间,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开展了大规模侵活动,日本也大张旗鼓加入到此行列当中,为了争夺资源,扩张领土,他们烧杀抢掠不惜一切代价,可日本的目的从来都是获取油田,而不是扩张领土,而自己的好哥们德国也是一个贫油国,这样下去除了耗费国力,得不到任何好处。
于是日本便决定南下,盯上富饶的中国东北地区,随即,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战败后,赔给日本殖民地、黄金白银、签订不平等条约,此战后中国输掉了地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为中国就是一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一时间在西方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彼时的日本野心勃勃,甚至还在1937年发动了一场侵华战争。
尝到甜头的日本野心难以掩盖,即使攻打苏联没有好处,但也在1939年和苏联红军发生了一场战争,虽然日本在攻打中国时,战斗力爆表,可面对强大的苏联红军,让其看到了武器装备的差距,一场接一场的战争让日本,不论是在人力资源还是经济方面都逐渐出现匮乏的局面,承担不起的日本便自行撤军投降。
与德国进攻苏联,没有好处
战败后的日本并没有做起夹着尾巴的狼,虽然它深知在苏联强大的机械化部队面前,自己的军队不值一提,但日本的野心从未减退,随着国内经济日渐萧条,此时德国大举进攻苏联,莫斯科命悬一线,当日本还在犹豫下一步是否跟着德国进攻苏联时,国内资源严重短缺,眼下,抢占资源才是日本最应该考虑的事情,东南亚的石油橡胶等稀有物资,出港就能直接运往日本,这比不进攻苏联更划算吗?
此外,如果日本真要进攻苏联,首先面对的便是50万红军以及强大的装备,日本心里十分清楚,自己那点家底打中国还行,打苏联简直是以卵击石,就算日本侥幸击败苏联红军,只要不是全部歼灭,苏联的红军只要退军退到遥远的西伯利亚地区,日本追还是不追?不追的话,等待红军退走返回支援莫斯科,追的话,拿什么追?
就凭日本那点能力,远赴西伯利亚,不被饿死,也要被冻死,怎么都不划算,如果豁出老命攻打苏联,最后也是德国捡了一个大便宜,最后自己却什么也没落着,那不更愚蠢吗?再加上美国的制裁,日本没有资本去攻打苏联,因此,这对当时已经穷困潦倒的日本来说是不可能的。
因此,日本开始转下东南亚地区,不过也面临着一个问题,东南亚地区大部分已沦为美英国家的殖民地,如果想要抢占东南亚的资源,就必须先攻打美国,可当时日本绝大部分的石油资源都来自于美国,换句话说日本舰艇的燃料都是美国提供的,拿着人家给的资源去攻打美国,这明显是去送人头,但如果不去攻打,那日本只有死路一条。
日本当然不会那么蠢,当然知道柿子要捡软的捏,于是便看上了早就被法国打得举白旗的印度支那殖民地,而真正决定日本向美国开战的重要导火索,正是刚刚说到的著名的日军入侵印度支那事件,这是日本迫不得已之下的举动,显然,侵略战争只会导致一个国家覆灭。
如果没有日本的“作死”行为,也许现在的世界第一大国不是美国,二战的结局将会改写,很有可能是德国统治世界,可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利益驱使,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日本似乎更加明白这个道理,但别无选择,因此只能硬着头皮去挑战美国这个“老大哥”。大家对此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您的支持就是我们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