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司令来了,我自然得亲自下去迎接啊!”

1982年,刚接任总政主任的余秋里,得知黄新廷来拜访自己,不顾秘书的阻拦亲自下去接人。

秘书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兵团司令,居然值得总政主任亲自迎接呢?这个黄司令到底是什么人?



渔家子闹革命

虽然黄新廷当时只是一个兵种司令员,但实际上,他在战争时期和余秋里的关系非常好,两人还是军中赫赫有名的黄金搭档呢!

那是抗战开始的时候,两人都在358旅,是贺老总麾下的两员猛将。



在1938年的时候,黄新廷按照上级的指示,在滑石片伏击日军。在此战中,他歼灭日军一个700多人的大队,只一战就让他名声大噪。

都说黄新廷是打出来的战将,其实这句话一点都不假。这个出生在洪湖边上的渔家子,在父亲的影响下,怀揣着救国救民的梦想,加入了革命的队伍。



黄新廷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渔民,他们家没有土地,只能靠打渔生活,日子过得非常苦。

黄新廷的父亲是个打鱼的好手,但每次打鱼赚的钱,还买不到够一家人吃的粮食。在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里,黄新廷磕磕绊绊长大了。



然后,贺老总在洪湖创立了革命根据地。贺老总为人侠肝义胆、嫉恶如仇,在当地有很大的威望。

根据地创立之后,贺老总振臂一呼,就有无数穷苦青年来投。黄新廷的父亲,也就是在这时候走上革命道路的。



闹革命是个非常危险的事情,母亲并不支持父亲的决定。母亲觉得就算家里过得苦一点,也比闹革命丢了命要强得多。

但黄父是个有理想的人,他不甘心自己的子子孙孙以后都过自己这样的生活,也不想儿子的未来和自己一样。



他相信,如果真的有人能改变这个社会,那一定是贺老总所带领的部队。

贺老总的部队是为穷人打仗的,所以他想出一份力。

父亲走上革命之路后,对黄新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第一次对革命有了深入的了解,也有了追随父亲参加革命的想法。



于是在父亲加入赤卫队的那一年,他也加入了当地的少年先锋队,并且成为了大队长。当时他才15岁,但已经是个非常优秀的小战士了。

站岗放哨、送信侦查,黄新廷带着先锋队,为革命奔波在百里湖区。

鲜艳的红旗飘荡在洪湖上空,当地的革命斗志达到了顶峰。



被迫离家

然而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厄运却接连找上了他们。先是洪湖水泛滥,又是国民党围剿根据地,黄新廷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参军。

当时他刚新婚不久,和妻子正是恩爱的时候。但为了革命大业,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选择了上战场。



他的妻子虽然是个农户的女儿,但心中同样怀有大义。她知道丈夫是为了广大穷苦人民而战,自己不能阻止他,只有在背后默默支持。

然而这对小夫妻并不知道,这将是他们此生的最后一面。后来黄新廷长期征战,他的妻子因为一些缘故不得不改嫁。



参军之后不久,黄新廷因为表现优秀,而被送到了湘鄂西军校去深造。那时他们所在的根据地地理位置不够好,很容易成为敌人针对的目标。

从军校毕业之后,他就是部队重点培养的干部。他跟着部队一路转战几千里,最后又回到了湖北。



然而这一路上的艰险不必多说,队伍也从一万多人锐减到三千多人。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他也没有想过要放弃革命。

当时他已经是部队的连长了,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之后,他的目光更加坚毅。因为在战斗中表现优异,他还受到了贺老总的表扬。



红二方面军两大军团会师之后,在1935年11月踏上了长征之路。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虽然进行得比较晚,但他们走过的路却非常艰险。

在他们到达金沙江畔的时候,敌人正在身后紧追不舍。作为一个洪湖边长大的孩子,黄新廷不仅有一身好水性,还很善于架船。



当时只有一艘小木船,他就想办法吸引敌人的视线,用一艘小木船运送了一个团的兵力到对岸。等敌人的视线被吸引之后,大部队得以从容过河。

好不容易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重聚,艰苦的抗日战争要开始了。在抗战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385旅中的一个团长。



也就是这时候,他认识了余秋里。

当时的余秋里是120师干部大队的政治委员,两人是上下级的关系。虽然是上下级,但两人在战场上的配合十分默契。

两人携手度过了艰苦的抗日战争,在解放战争的时候继续合作。



黄金搭档

解放战争开始后,一开始两人同属晋绥野战军。等到西北野战军成立后,两人也都被编入到西北野战军的战斗序列中。

其中黄新廷是旅长,余秋里担任政委。两人一个负责军事指挥,一个负责部队的政治工作,将部队组建成了西野的王牌军。



在两人搭档的过程中,他们打出了青化砭伏击战这样精彩的战斗。而余秋里推出的是“诉苦三查”,也极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并且受到了毛主席的表扬。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对昔日的黄金搭档,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岗位。



黄新廷始终坚持在一线部队,他还带领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余秋里因为身体原因,虽然还在部队里,但也已经不再上战场了。

随着两人的工作越来越忙,彼此之间见面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后来更是好几年都见不到一面。



不过,两人之间的情谊却丝毫没有减轻。毕竟黄新廷能娶到现在的妻子,还要靠余秋里一帮人的撮合,由此可见两人的情谊深厚。

1982年,余秋里担任总政主任,黄新廷是装甲兵司令。当时军队要进行改革,装甲兵就是其中要改革的一支部队。



黄新廷这次来找余秋里,就是说部队改革这件事的。但他没想到,已经是总政主任的老战友,居然还亲自出来迎接自己。

其实余秋里的秘书也很不解,因为在他看来,一个装甲兵司令,完全不需要总政主任亲自迎接。对余秋里来说,黄新廷可是自己的黄金搭档。



两人之间的革命情谊深厚,自然是值得自己亲自迎接的。

等将黄新廷带进门之后,余秋里才问起了自己最关心的事情,他问黄新廷是否真的要退居二线。并且告诉老战友,要是不想退居二线,自己可以和组织提一提,将他调到其他岗位。



听到老战友对自己的关心,黄新廷很欣慰。但他告诉余秋里,自己确实打算退居二线了。

当时组织推行干部年轻化,黄新廷觉得自己奔波了一辈子,也该将位子让给年轻人了。部队和政府都需要新鲜血液,他正好可以退下来。



余秋里听了颇为感叹,让他好好想想,如果真的退了就回不去了。黄新廷摇了摇头,他确实是想退了,退了之后,他想重走一遍长征路,再参与《贺龙传》的完善和补全。

他这辈子最敬重贺老总,是贺老总的栽培让他有了如今的成就,他必须向世人展现一个真实的贺老总。



听到他提贺老总,余秋里忍不住叹了口气。他们两人都是贺老总提拔上来的,现在想起来,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似乎还在眼前。

余秋里见他已经决定好了,就告诉他,有什么事可以找自己。两人从战火中拼杀出来的情谊,真是非常深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