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免不了要和警察打交道,但实际上,警察可不是单单就指“公安民警”一种。经过多番改革后,我国目前的警察队伍是由“公安民警、法院法警、检察院干警、监狱民警、国安民警、移民管理警察、特勤干警、空中警察”等组成的庞大警务力量,其中公安民警毫无疑问是警察队伍中的最主要构成、中坚力量。
“公安民警队伍”隶属公安系统,主要由各级公安部门实施分级分权管理,平日里老百姓一般都直接将公安民警简称为“民警”。由于职责原因,公安民警是警察队伍中任务最重、分布最广、日常亮相频率最高、管辖范围最大的警务力量,从“户籍管理、治安管理、打击犯罪、禁毒、反恐维稳、防暴处突、日常巡逻、出警、抓捕犯罪嫌疑人、经侦”到“交通管理、反诈、网络安全、拘留、出入境管理、安全保卫”,样样离不开公安民警的实施、样样都是归属于公安民警的职责。
再加上公安部门是24小时运转的,例如基层派出所、基层交警中队、情报指挥中心更是365天、每天24小时都不能断人,还有加班、出差也是公安局的常态,所以公安民警是很辛苦的、压力很大。此外,由于职业性质原因,公安民警经常要和危险的犯罪分子作斗争,要经常处理一些暴力冲突事件或是暴露在危险环境下执勤,故而公安民警的伤亡率在公务员队伍中也是最高的,职业危险系数明显不低。
当然了,也正是鉴于公安民警的辛勤付出、任务繁重、职业危险系数高,所以从公安部到省、市、县三级公安部门都始终牢牢强调“从优待警”,不断优化建立公安民警的职业保障机制,从地位、收入、待遇、职业荣誉、人身保护、执法权威等各方面对公安民警进行优待保障。
首先是在地位、职业荣誉和人身保护、执法权威方面,国家已经通过设立“警察节”、增设“袭警罪”、加强普法宣传等多举措予以落实完善。
其中,设立“警察节”正是对人民警察队伍为党和人民利益英勇奋斗的充分肯定 ,也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警察荣誉制度和标志体系的重要举措,极大提升了人民警察队伍的社会地位和形象。目前,每年的1月10日都是我国法定的“中国人民警察节”,无论是什么警种、只要是警察,就可以过“警察节”,各级公安部门也会举办相应的庆祝活动。
此外,早在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便已正式明确“袭警罪”,并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袭警罪的出台实施,有助于切实维护国家法律尊严、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充分保障民警人身安全,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由于我国的“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以及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管理的司法警察,所以这些警察都是“袭警罪”的适用保护对象。
其次是在收入、待遇方面,毫无疑问,公安民警的收入待遇在本地区的公务员队伍是最高的存在。以浙北某经济发达市某市辖区为例,同样是进入体制工作5年:民警的每月到手收入能够在11000—12000之间(含各种补贴绩效)、每月到手公积金(双边)约6000元(如果有职务的,待遇还要更好);但其他区直单位的普通公务员一般月薪是在8500+(含各种补贴绩效)、每月到手公积金(双边)5000元左右,综合收入足足相差了3000—4000元。毫不夸张的说,在浙北发达地区,一个派出所所长(或教导员)的年收入就堪比其他普通职能局的局长年薪了,足见公安民警的待遇之优厚。
此外,公安系统的警衔补贴在所有的公务员岗位补贴中也是最高的(且警衔越高、补贴也越高),其他的还有像执勤补贴、加班餐费补助、岗位津贴等也很丰厚,这些补贴补助都使得公安民警的待遇较其他普通公务员要好很多。当然了,公安民警确实也比普通公务员辛苦的多、干的活更危险,收入待遇好点也再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