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48年底中共北平市委在房山良乡开展干部培训历史为蓝本创作的宣讲剧《北京西山那抹红——从良乡到北平》,2月21日在北京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首演。此次演出由北京市房山区委宣传部出品,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北京市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北京演艺集团所属北京市曲剧团承办。


宣讲剧通过三个军民同心的小故事,再现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共产党人“赶考”路上的初心与使命。作为房山区《北京西山那抹红》系列的又一作品,该剧延续着“理论+百姓+文艺”的宣讲新范式,为红色文化传播注入时代活力。

北京良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承载了特殊的使命。1948 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北平的解放指日可待。中共北平市委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利用在良乡等待入城的一个多月时间,对 2800 余名接管干部开展了全面的教育训练。从政治思想到形势分析,从政策解读到入城纪律,再到生活常识,每一项内容都为干部们即将开启的城市接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个多月的培训,不仅提升了干部们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党与人民的紧密联系。在培训过程中,干部们深知,只有赢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才能顺利完成城市接管任务,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良乡的这段经历,成为了干部们心中永远的记忆,也为建设人民的首都奠定了基础。

此次《北京西山那抹红——从良乡到北平》的创作团队经过多次修改,最终以三个动人小故事和送解放军进城的桥段架构全剧,生动诠释军民鱼水深情。故事聚焦于军民间的点滴温情,有百姓对解放军的关爱之举,彰显解放军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有展现解放军为守护文物,无私奉献的精神;还有解放军严格践行铁一般的纪律,对百姓秋毫无犯,赢得高度赞誉。送解放军进城的桥段则将全剧推向高潮,百姓自发相送,红旗挥舞,笑容洋溢,满是喜悦、自豪与对未来的憧憬。解放军整齐列队敬礼致谢,军民情谊也在此刻升华。


该剧由北京市曲剧团创排,也是院团参与创排的《北京西山那抹红》系列的第六部作品。主创团队深入挖掘历史资料,多次实地考察,力求还原历史真实场景和情感脉络。从剧情架构到人物塑造,从台词修改到音乐创作,每个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创排过程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的一次有力呼应,让红色基因在舞台绽放光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汪浩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