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无法绕开爱因斯坦,谈到心理学,就无法绕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爱因斯坦测量了宇宙,阿德勒则绘制出了人类心灵的图景。

作为阿德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自卑与超越》不但是一本心理学史上的经典,直到100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心理学圣经之一:并列甚至超越《梦的解析》

纵观心理学发展史,有两本圣经级作品不可不读。一本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而另一本就是《自卑与超越》。没看过本书,就如同学数学不会“四则运算”,学生物不了解“进化论”,你错过的将是整个心理学。



作者阿德勒曾与弗洛伊德共同开创了精神分析学。后由于理念分歧,与弗洛伊德渐行渐远,随后,19年磨一剑写就本书。

相较于《梦的解析》,被誉为个体心理学圣经的《自卑与超越》,拒绝僵化看待人的心灵,更关注人的整体性、社会性、复杂性。阿德勒所谓的个体心理学,就是将人看作一个整体,认为人不可分割;而人也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只有在群体合作中,人性才得以展开。在探讨“是什么”、“为什么”之外,还将“怎么办”当作一个重要课题,给出了自我疗愈的措施。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自卑情结”、“优越感”、“原生家庭”等概念,就是出自本书。

本书自问世以来,畅销百年,累计销量超千万册。全球销量超3500万册的超级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不过是本书的通俗解读版。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畅销经典,也都源自本书的启示。

◎现代人面临的诸多困境,这本书在近百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我们生活在被焦虑填满的时代。工作中的办公室政治、亲密关系中的情感冲突、朋友间的误会、孩子的教育难题,焦虑症、抑郁症、狂躁症成为了常见病。

人们渴望精神上的自我救赎,于是就有了近年来的心理学热。然而,熟知并非真知,似是而非、语焉不详的心理学概念,不但没有给我们答案,反而成为了问题本身。



其实,阿德勒早在一百多年前的这本书里,就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很多人看起来如此傲慢,其实源自内心的自卑。只有通过表现,才能展现自己的价值;

·对原生家庭的执念,与其说是父母的过错,不如说是自己无力承担改变当下的勇气;

·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只有三个:婚姻、工作与交友;

·获取幸福的秘诀是:对所有他人的事说——关我屁事,对所有自己的事说——关你屁事!

本书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剖析复杂社会下的人性需求,为现代人提供了解释与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如果一生只用一本书来实现精神自救,那必然是它。

◎无一字删节,最令人赞叹的设计,15000字导读,成就经典典藏版

所谓经典,必然常读常新,常新常读,随着时代的变化,版本也就必然要迭代更新。这版《典藏版·自卑与超越》——



翻译选择了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马晓娜。作为译者,马晓娜从学生阶段就与阿德勒结下不解之缘。她对阿德勒的充分了解,使得阅读本书时的体验,就像阿德勒本人正温和的坐在对面,以老友之姿分享他对生命的洞察与智慧。更重要的是,相对于大量删节的其他版本,本版本充分尊重原著,因而是各个译本中最“厚”的版本











设计同样令人拍案叫绝。本书特邀获得中国最美图书奖的设计师尹琳琳,历时7个月精心打造全书。从封面设计到内页排版,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艺术感和设计感。章节分明,重点突出的立体交互式阅读体验,让读者在享受知识盛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视觉上的愉悦和享受。



为保证读者更加顺利的阅读本书,先知书店还倾情撰写15000字深度导读,立足现代性困局拆解《自卑与超越》的内容底层逻辑,为当代读者架设了一座通往经典的桥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