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有的人说自己会把肺气炸了……

这个的确不是夸张的形容。我们看一下,临床上真的有这样的问题,叫做啥呢?叫做“自发性气胸”。


先看一下基本的概念:

胸膜是胸腔里的一种两层膜性结构。其中,覆盖在肺脏、心脏表面的一层,称为脏层胸膜;贴着胸壁、肋骨、肌肉内侧的一层,称为壁层胸膜。两层胸膜相连,中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腔隙,医学上称之为“胸膜腔”。

自发性气胸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是指在没有外伤或明确诱因的情况下,肺部脏层胸膜破裂,导致空气进入胸膜腔,使肺组织部分或全部塌陷的疾病。

下面,请大家看一下具体的简要分类和诊断。

一、自发性气胸的大致分类

1.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人群:多见于体型瘦高的青少年尤其年轻男性(10-30岁),无基础肺部疾病。

病因:常因肺尖部先天性肺大泡(bleb)破裂引起,可能与遗传、吸烟或生长过快导致肺组织发育异常有关。

2.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

人群:中老年人或有基础肺部疾病者(如COPD、肺结核、肺纤维化、肺癌、哮喘等)。

病因:原有肺部病变导致肺组织脆弱,易破裂。

二、典型症状


突发胸痛:多为单侧、尖锐或刀割样疼痛,可放射至肩部。

呼吸困难:轻者仅活动时气促,重者静息时也明显,甚至出现发绀。

(注意,气胸发作时患者均有呼吸困难,其严重程度与发作的过程、肺被压缩的程度和原有的肺功能状态有关。在年轻的呼吸功能正常的患者,可无明显的呼吸困难,即使肺被压缩>80%,亦仅能在活动时稍感胸闷,而在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老年患者,肺被轻度压缩就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急性发作的气胸,症状可能更明显;而慢性发作的气胸,健侧肺脏可以代偿性膨胀,临床症状可能会较轻。)

刺激性干咳:因胸膜受刺激引起。

严重表现:大量气胸或张力性气胸时,可出现大汗、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不典型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胸闷或无症状(尤其小量气胸),易被漏诊。

体征补充:

Hamman征:纵隔气肿时出现的与心跳同步的摩擦音(罕见但特异性高)。

气管偏移:张力性气胸时可见患侧气管向对侧移位。

三、诊断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见肺组织压缩边缘(气胸线),肺野透亮度增高,无肺纹理。

胸部CT:更敏感,可发现小量气胸及肺大泡。

2. 体格检查: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

3. 血气分析:严重者可能出现低氧血症。

4. 排除其他疾病:需与心肌梗死、肺栓塞等鉴别(如心电图、D-二聚体检查)。

四、以下是治疗原则,这里仅仅作为知识点分享,不作为临床诊断参考,大家作为普通的了解就好。

1. 保守治疗

小量气胸(肺压缩<20%):

观察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通常1-2周可自行吸收。 可能会有高浓度吸氧(加快气体吸收)。

2. 胸腔穿刺抽气

适用于肺压缩>20%或症状明显者,用针头或导管抽出气体。

3. 胸腔闭式引流

指征:大量气胸、张力性气胸、复发性气胸或保守治疗无效。

方法:置入胸腔引流管连接水封瓶,持续排出气体。

4. 手术治疗

指征:反复发作、双侧气胸、持续漏气或存在明确肺大泡。

术式: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胸膜固定术(如机械摩擦、药物粘连)。

五、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 张力性气胸:气体单向进入胸膜腔无法排出,导致纵隔移位、循环衰竭,需紧急处理。

2. 复张性肺水肿:肺快速复张后可能引发水肿,需控制复张速度。

3. 血气胸:合并胸腔出血,需及时引流或手术。

六、预防与注意事项


避免诱因:请您戒烟!防止剧烈咳嗽、避免潜水或高空飞行(气压变化)等。

高危人群:有气胸病史者需定期随访,避免剧烈运动(如举重、跳水、高空飞行)。 刚才讲过,某些条件下,有些又高又瘦的青少年人群也是风险大一些的,那么请这样的青年同学们在健身或者上体育课的时候请做好防护。

紧急情况:若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立即就医!虽然对每个人来说这个概率并不高,但是一定要注意!张力性气胸是急症,这个一定要立即减压,及时处理并抗感染治疗。

如果反复发作或合并基础疾病,需长期管理以减少复发风险。

其他注意事项就是需要结合医师的临床评估和影像学的诊断及时干预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预后,并且降低复发的风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