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教育部正式发布2025年高考改革方案。作为全国第五批启动的省份,陕西省将于今年迎来新高考。考试时间安排、科目组合、成绩构成及录取规则均呈现重大调整。新高考不仅赋予考生更大选科自主权,更通过“等级赋分”机制保障公平,同时在志愿填报环节推出“45个院校专业组+270个专业志愿”的全新架构,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
“3+1+2”新模式 成绩构成有变化
今年起,传统文理分科模式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3+1+2”新模式。新模式下,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依然保留,另外3门科目则由考生自主选择。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任选2门。
这一变化让考生们拥有了更多选择权。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的高三学生王同学表示:“新高考改革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科目,这样我可以更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西安市第八十三中的高三学生张同学也认为:“新高考模式很人性化,让我有机会尝试不同的科目组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据悉,成绩构成方面新高考更加科学。考生总成绩由3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750分。再选科目实行等级赋分,既保证了公平性,又体现了对考生个性的尊重。
可填报院校和专业增多 志愿填报全面优化
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填报志愿是高考后的又一重要环节。2025年陕西省高考志愿设置进行了全面优化,共设置4个批次,本科批次合并,不再区分一本、二本。这意味着考生将有更多选择机会,能够更理性地选择学校和专业。
一位高三学生家长表示:“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变得更加重要了。我们会和孩子一起研究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西安市各学校也加强了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制定合理的备考和志愿填报计划。
在志愿设置上,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均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6个专业志愿。升学甄选高考志愿填报专家阮盟指出:“今年新高考的志愿填报给学生更多选择机会,考生在普通批次45个院校专业组都填报的情况下,最多可填报270个专业。提前批次改革变化也很大,这样的设置既保证了考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又提高了录取的几率”。
专家建议组建家校信息共享圈适应新变化
2025年陕西省高考投档录取模式分为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两种。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均区分首选历史、物理科目组合,分别投档录取。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确保高分考生优先投档。
针对新高考,知名教育专家刘鹏告诉记者:“新高考政策推动了基础教育从‘育分’向‘育人’的转变。”他建议学校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科融合与实践教学。教师应提升差异化教学能力,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同时,教育者应重视生涯规划教育,建立选科指导体系,并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对于考生和家长,刘鹏提出了具体建议。他鼓励考生提升自主决策能力,理性分析选科组合的学业发展与职业路径关联度。家长则应成为“信息导航员”,及时关注省级招考政策动态,警惕“热门专业”的陷阱。他建议组建家校信息共享圈,参与高校招生咨询会,以获取更多准确信息。在复习阶段,考生应注意学科均衡,避免功利性弃学副科。填报志愿时,需注意专业组内调剂的风险,建议采用“专业优先+院校托底”的策略,保持志愿的弹性。
来源 | 西安日报
编辑 | 白鹿
抖音号:meilihanzhong
新浪微博:美丽汉中网
广告投放:13991612309
声明:本号所刊文图仅供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图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