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一柱第2717期 高考专题】

2月1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2025年全国高考统考时间确定——6月7日开始。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对每个高考考生来说,高考上大学有两大步,考出一个好成绩是根本,填报好志愿更关键。

每年高考,总有部分考生,成绩不错,但因对高考志愿填报了解不够,“选错”了志愿。

往届生小A,当年考出了600分的好成绩,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为了“不浪费分数”上最好大学,将志愿委托给了某志愿辅导机构,投档结果出来,小A被录取到了一个985高校,但专业小A却不感兴趣。

找辅导机构理论,辅导机构说,600分上985,那真是烧了高香了,这是当年度填报最好的一个志愿了,一分都没有浪费,甚至连位次都没有浪费!

但“不浪费分数上最好大学”就是最好的志愿吗?

事实并不买这个账,小A入学后,因为对专业不感兴趣,学不进去,心情焦虑,最后不得已,退学复读。


小A因专业不适应退学复读虽然是个极端案例,但现实中类似情况并不少见,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对大学录取专业不满意,勉强去上学,导致以后的学习、考研困难,甚至影响着未来的求职与就业。

实际上,现在新高考志愿,不少省份实行的是“专业+院校”平行志愿模式,考生所选专业一步到位,没有调剂,比如山东,96条志愿,直达专业没有调剂,最后录取的专业和院校一定是考生志愿中填报的专业和院校,考生没有填报的专业,一定不会录取。

而考生和家长由于对新高考志愿不了解,思想仍囿于在过去“院校志愿”里,既想上好大学,又担心“专业被调剂到冷门”,面对上千的学校,上万的专业,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于是花钱将自己志愿“买”给他人。到头来,录取的学校虽然不错,但专业却与自己的期望南辕北辙……

选志愿,上大学,学校固然重要,但专业才是关键。最好的志愿,是在“不浪费分数”的前提下,找到“好大学”和“好专业”的最佳平衡点。要做到这一点,唯有“自己的耙篱上柴禾”,自己的志愿自己选。

有考生和家长说,道理我懂了,可是我不会选啊?

不要被志愿辅导机构“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宣传给唬住了。志愿填报并没有那么复杂!现代是信息社会,志愿报考规则、投档录取规则、招生计划、历年投档录取情况就在那里摆着,稍稍一看就能明白,每一个对自己负责的考生、对孩子负责的家长,都应该学习,都能够学会。为帮助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填好志愿,教育部建立了阳光高考网,所有信息,都能在网上查到,所有不明白的都可以通过网上咨询。


2月1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精心做好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并对2025高考志愿给出五点要求:

一是推进“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加强部省校相关招生信息共建共享和数据资源整合。

二是各地要持续完善本地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充分运用多种宣传媒介,通过专题讲座、视频直播、在线答疑、电话咨询等方式,提升志愿填报服务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

三是要发挥高中阶段学校主阵地作用,充分利用高考后到出分前的关键节点,加大对一线教师、考生和家长的培训力度。四是要遴选部分业务能手、骨干教师、招办主任、专家学者等,建设本地志愿填报咨询专家队伍,集中解答考生和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

五是要加强和完善考生志愿填报各环节管理,指导考生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严防志愿被篡改。加强宣传预警,提醒考生谨防志愿填报、招生录取等环节的诈骗陷阱。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考志愿不是出了分数才填报,而是要提前选好自己的专业和学校,到时“对分入座”就行了。当下,距高考倒计时三个多月,各位家长朋友,若真为孩子负责,不是筹集“志愿填报费”,而是现在就开始了解志愿如何报,从现在开始,就为孩子的志愿填报做好功课……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