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鲜为人知的宁夏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宁夏历史,我是阿威!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宁夏风情!
- 《大银川传奇》
-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
-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
【原文再续须接上一回】
上集讲到郭栓子策划杀害了好同志,阿拉善旗工委领导曹动之,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也迫使宁夏军管会加紧了对这股顽匪的剿灭工作部署,避免更大的损失。
01
其实在此之前,部队就意识到,想要彻底剿灭这股顽匪,不单是要对其围剿,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加强和巩固各乡、区、县镇的人民政权,团结并发动百姓都投入到这场围歼战中,让土匪没有藏身之地,成为无水之鱼,无根之浮萍!
因为解放之初,随着反动特务和不甘心的各方势力活动,使得地方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和复杂。
土匪进行的破坏活动多样:
1、一般是和隐藏还有潜伏在地方的特务分子勾结,获取解放军和地方的行动和工作安排(情报),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破坏或者躲避;
2、同时在百姓中散布和制造谣言,阻碍解放军和地方干部的行动和工作,让百姓对解放军和地方干部的行动和工作产生不信任,和起到对他们的震慑作用,不敢靠近解放军,不敢跟干部说实话,给解放军和地方干部的行动和工作开展不了或者困难重重;
3、组织反革命暴动,冲击地方和军队的驻地;
4、袭击或者偷袭小部队或者地方干部;
一边是恢复和发展生产,维护宁夏社会治安,稳定百姓的情绪和保证地方日常生活的开展;一边是需要防范土匪的破坏活动,和剿灭土匪。
所以,宁夏军委会和地方干部的工作很忙。千头万绪中,宣传政策,团结百姓的工作是重中之重。
02
比如说在公元1950年5月初,宁夏军区警卫连副指导员到永宁县九区通贵乡(现属于贺兰县)帮助征粮,结果被夜袭。
幸好这个指导员警惕性高,白天了解和摸排情况时候留了心眼。于是晚上临时从西房搬到东房住。半夜果然有土匪前来偷袭,经过一昼夜对峙,早上起来走出院子,发现夜里打死的土匪竟然是白天遇到的村长和水利段段长那么。
土匪之所以要除掉指导员,是因为这个水利段段长已经串联好三十多个土匪,想进行暴动,准备袭击乡公所。正好指导员来了,想着先除掉他。
如果这位指导员的警惕性不高,那么就遭殃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这也让部队和地方意识到,除了部队自身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还要孤立土匪。因为不孤立土匪,那么任何剿匪行动都是徒劳和困难的,这就需要发动群众了。
就这样,大规模的宣传剿匪工作展开了。
03
在起初,发动群众非常困难,因为群众不敢接近部队。
一方面是由于对部队不熟悉,刚进驻时,老乡们都用怀疑、恐惧、探询的目光望着战士们;一方面是土匪散步的谣言起到的作用,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在剿匪初期,由于对匪俘政策的理解不透彻,部队对一些没有经过彻底改造的土匪予以释放,造成了二次危害,使得群众产生误解,比如说流传的“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解放军讲宽大”等。
所以,有的同志想找老乡们唠唠,结果吃了闭门羹,或者被门上挂的红布条挡回;甚至有一些无知的孩子唱着童谣:“大包烟,两头尖,半年见青天,GCD不过一半年……”
怎么打破群众的这些顾虑?怎么才能戳穿和制止土匪的谣言和欺骗行为?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用行动来说话!让群众看到部队的真诚。
04
在宣传上,部队可谓抓住了一切机会。尤其是通过帮助群众挽回一些损失,并且帮助村堡提高自卫能力,成立民兵小组,抓住了一些土匪之后,让很多群众对部队有了信心信赖。
到了六月中旬,决定开展一场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突击大宣传。采用了灵活的方式,除了召开以地区为单位的座谈会外,还利用庙会、集市、礼拜寺大会、属座谈会、分组访问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首恶必办,胁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还有要全力剿匪,不消灭郭拴子绝不收兵的决心。
这次的突击大宣传非常有成效。让一部分部分土匪消除了顾虑,直接或间接托人向部队接洽投诚,还有一些散匪先把枪交出,以表白自己的诚意,然后由亲属领着来向政府投诚。
就这样,在平罗、惠农、贺兰等地,郭栓子匪部越来越孤立,并且内部逐渐被瓦解和分化,只剩下一些顽匪和不愿意弃暗投明的死忠。处境和活动的范围也进一步被压榨。
05
也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后来郭栓子狗急跳墙,策划杀害曹动之和攻打定远营的计划,都是为了分散解放军的注意力和减轻自身生存的压力。
事情发生后,宁夏军区举行了专门的会议来研究。深感如果再这样拖下去,不但使得部队在群众中的威信受到严重影响,并且还可能遭受其他意想不到的巨大损失。还有就是入冬后对于剿匪工作来说,困难会进一步加大。
于是,喊出了:“在冬季前无论如何要把郭匪彻底消灭干净”的口号。
最后,宁夏军区决定,从全军抽调一九三师侦察分队、一九四师五八一团、五八〇团一营,一九五师四个步兵营,一共八个营,加上两个快速反应的骑兵连,以绝对优势兵力于9月10日开始,对贺兰山大举进剿,务必于11月底前全歼郭拴子股匪。
06
消灭郭栓子匪部的歼灭战部署和行动,由此展开!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