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上午,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香洲开幕。会后,珠海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习恩民走进媒体采访间接受南都记者采访。
记者:请您谈谈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
习恩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工作琢磨很多,教育关键词出现了12次以上,总体有几个特点:一是对教育定位更加重视。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去年以来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今年工作安排中把教育放在第四个部分重点突出,结合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作部署。
二是对教育工作部署更加精准。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珠海教育要突出“双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特别提到珠海教育全面推进中小学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特别提出今年珠海教育要加强与高校合作,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项目落地上共同发力,这些都是体现对教育的工作部署,涵盖各个层次各个方面。
三是对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工作特别提出要充分发挥新技术优势,助力珠海教育,提出要运用AI+教育促进珠海教育发展。
总之,我觉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工作的部署非常全面、精准,我们下来一定要认真做好贯彻落实,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建设与珠海城市定位更加匹配的教育强市,以实际行动为珠海高质量发展作出教育贡献。
记者:2024年珠海教育工作的亮点可以做些简要介绍吗?
习恩民:2024年珠海教育精彩纷呈、亮点多,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学位攻坚取得新进展。去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继续推进基础教育学位攻坚行动计划,建成28个学校建设项目,新增加公办学位3.1万个。这三年建成的学位达10.4万个,相当于特区建立以来增加了40%,极大解决了珠海市民学生的入学难问题,也完成了上级教育政策规定的相关指标任务。
第二个亮点是教育均衡再上新台阶。去年推出对海岛学校、西部地区学校统一纳入香洲区教育集团的改革,把东西部教育均衡通过机制化形式得到保障。金湾、斗门的一些教育集团,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好提升。同时推出东西部教育交流,在西部地区建成一批新优质高中,使东西部教育均衡指数缩减。从近几年学业监测情况看,西部金湾、斗门与香洲的差距在缩小,有些区有赶超之势,尤其是横琴学业质量提升显著。
第三个亮点是“为民教育”品牌更加凸显。去年推出一系列让市民、学生满意的举措,包括高中学校推介会,让家长在中考填报志愿前了解珠海高中发展现状,精准指导填报志愿;让澳门高校来珠海推荐办学情况,为高考考生提供更多报考选择。还开展了以校园餐整治为重点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整治,推出师生“同餐同菜同价”。整体而言,学校餐食质量提升,管理更规范,学生满意度大幅提升。
第四个亮点是“五育”融合得到新提高。去年在学校体育、德育、心理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举办新体制下的第一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全市中小学生分为5个小组,以联赛形式决出各组别冠亚季军。还建设40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推出校家社协同育人举措,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北师大心理学科团队推出家庭教育微课程,打造一批家庭教育好榜样,各学校在校家社协同育人方面取得新进展。涉及校园心理问题的事件大幅减少。还举办了中学生体育运动会,连续两年举办,以形成运动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第五个亮点是高校校地合作取得新进步。去年顺利推进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落地,实现首批招生。学校建设顺利,还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促进珠海高校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一系列举措促进高校与地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还与相关高校合作推出一系列项目,包括中国校园长论坛,也与澳门方面加强交流,促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教育发展。横琴两所高中首次招生。
记者:请您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谈谈市教育局今年在具体工作上有哪些谋划?
习恩民:我们希望跳出珠海看珠海,跳出教育看教育,打造与珠海城市定位相一致的珠海教育。新的一年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部署,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抓学校建设,继续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十件民生实事要求。今年继续推进基础教育学位建设,结合新人口变化趋势,动态调整学校建设进度,准备建设1.3万个公办学位,推进斗门一所新高中建设,新开工一批新学校。
二是继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北师大珠海附属实验学校香山校区(即香山中学)建设,准备今年秋季香山校区借校首批招生办学,使北师大在珠海的附属学校体系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基础教育全流程。计划让专门学校搬入新校址办学。继续推进集团化办学,使西部地区尤其是斗门、金湾的基础教育质量得到更高提升。同时开展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将其作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是抓好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开展师德师风整治,落实校园餐整治,准备开展涉及校园APP使用的专项整治和家委会相关工作。同时开展教师培训、香山园丁计划、校园长论坛、香山教育讲坛等常规工作。
四是抓好教育交流合作。兜底保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教育发展,加强跟港澳的教育交流合作,持续推出珠澳中学生爱国主义知识竞赛和计划推出足球冠军争霸赛,使两地教育交流更加密切。
五是继续推进珠海教育改革。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把现在能做的事情往前提。推进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工作,准备统筹推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表,明确各学科课程安排时段。希望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推出每天一节体育课,在课表中落实。
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抓好先进科学技术进校园,推出教育+AI一系列探索,这也是今年的重点。
记者:“教育+AI”具体怎么来做呢?
习恩民:这方面前期已做调研,今年计划实质性开展。一是实施“AI赋能教师素养提升”行动。实施“种子培育-示范引领-全域覆盖”三级提升工程,提升教师的AI开发与应用能力。举办教师AI“研训营”,推动打造5—10个教学智能体,创新AI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场景。
二是实施“AI赋能教学业务升级”行动。逐步扩大大数据、AI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试点,推动建立健全全流程智能教学体系,重点突破教师备课、作业设计、学业诊断、命题阅卷、答疑辅导、教师研训等6大核心场景。制定AI教育应用指导意见,编制教师AI工具使用手册,建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负面清单制度。
三是实施“AI赋能科学教育普及”行动。提升中小学生的AI应用能力,在科学教育中加强AI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实现科学副校长AI专题讲座全覆盖;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开展AI职业与专业的指导,强化基础学科的学习;在学科学习中,开设AI学习法指导课程,制定学生AI工具使用规范,从而推动中小学生对AI的熟悉和掌握。
南都珠海两会报道组
采写:南都记者 赵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