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的铁路版图上,眼下正发生着一场令人振奋的变革。自1906年法国殖民者在越南敲下第一根枕木以来,越南的老街—河内—海防铁路一直使用着1000毫米的窄轨。然而,这段过时的铁路早已不能满足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的需要。如今,越南国会2月19日通过重大决策,以455票赞成票,表决通过老街—河内—海防铁路建设投资项目的决议,宣布将对这条铁路进行升级,从窄轨到1435毫米的国际标准宽轨,目标是提升双方产业链的融合度。


然而,决定容易,落地却需要大智慧。升级铁路对于越南来说,不仅仅是铺轨那么简单,这关系到他们如何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并与中国建立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系。然而,资金问题如同猛兽般挡住了他们前进的步伐。虽然这个项目总投资高达580亿人民币,但越南的财政盈余每年其实都处于顺差状态,2024年的财政盈余也接近千亿人民币,但根据越方发布的消息,越南希望其中50多亿美元能由中方贷款提供。


越南有钱选择从国外融资,这么做的原因可能是双重的。首先,吸引外资投资本国基建是常见做法,通过引入外部资金,越南希望分摊土地征收等问题带来的风险。再者,越南可能也意识到了,日本在其基础设施投资上的失败经验,促使他们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更加慎重。

但话说回来,中国和越南在铁路上的合作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经过多次交流与磋商的积累。越南政府急于建造这条铁路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中国和越南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作为出口型经济,越南的制造业已逐渐依赖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如果继续依赖老旧的铁路系统,整个经济可能面临被拖后腿的局面。


实际上,中越之间的铁路问题,不单是一个两国间的基建项目,而是关乎到更广泛的区域经济布局。中越铁路作为泛亚铁路网的一部分,是中国在东南亚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而这一段铁路,不仅仅是增强中越之间的货物运输效率,更是一种现代化交通工具在东南亚地区的推广,进一步巩固中国在该区域的影响力。

中国为何能够成为越南的最佳选择?这不仅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还有中国铁路基建的优良口碑和丰富经验。看看已经投入运营的中老铁路和雅万高铁,它们无疑给相关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国际影响力。这样的成功案例让越南看到了希望,并且不愿意再掉队。


中方对越南的请求表示了理解和一定程度的支持,在1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越双方多次就推进两国铁路互联互通交换意见,并同意加快有关铁路规划的工作。然而,关于贷款和技术转让,我方没有表态。

换个角度思考,这次中越铁路合作不仅仅是硬实力的拼搏,还是软实力的博弈。这需要智慧、策略,甚至一点点耐心。我认为,应以合作的态度推进中越铁路项目。越南境内铁路基础设施的升级,将强化中越之间的经贸纽带,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繁荣。同时,在多变的国际格局中,中国需要稳固自己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而中越铁路正是个绝佳的抓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