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车站顶棚“马道”上的巡检人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张天杰 朱琳琳
“现在是春运的尾声,但也是最紧张时候,车站里人流量依然很大,如果从马道上掉下来一个小零件,就会直接从27米多的高空坠到候车室,一定要认真检查设施的每个部位,确保万无一失。”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西宁房建生活段工长刘万斌在西宁站二层候车室的屋顶“马道”上对其他工友说。
西宁火车站内顶棚有一片不为人所见的道路,如同家中的吊顶,在候车室大厅顶棚内的9条1人宽、13米高的铁架道路,称为“马道”,用以检查西宁站内的屋顶结构的部分设备设施。
每年春运,刘万斌带领工区职工们进行“马道”巡检,在距离地面27米高的西宁火车站候车大厅棚顶来回穿梭,身形矫健如履平地,借着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一丝不苟地检修顶棚内的“马道”设备设施,手电筒光在纵横交错且密密麻麻的钢铁“丛林”中移动。
刘万斌工长所在的高铁房建维修综合车间土建工区主要负责西宁站内站台风雨棚、地砖帽石、候车大厅玻璃幕墙及“马道”、出站地道干挂石材等万余件土建设备设施的日常检查维修。这个平均年龄33岁10人组成的巡检班组,常年“驻守”在西宁站候车大厅的风雨棚顶,既是检修工,也是“防护员”,更是确保旅客平安出行、温馨出行的幕后英雄。
因从小恐高,刘万斌工长从20米高的垂直攀爬梯爬到“马道”,然后在“马道”内行走,他的双腿就没有伸直过,每挪一步,都生怕自己会掉下去。
“那可是有9层楼高呢,谁看了都会腿抖,不过现在已经习惯了,每条‘马道’大概有200米,这样合计下来,这1800多米的‘马道’全部检查一遍要3小时左右,在上面待时间长了就跟地面上一样了。”对第一次进入“马道”巡检时的情景,他仍然记忆犹新。
“那时候老师傅们一遍遍告诉我们不要往下看候车室,要盯着铁架看。”在同事们的相互鼓励下,经过一次次胆战心惊的练习,刘万斌工长终于克服恐高心理,成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手”,带领着班组职工完成巡检任务。
在顶棚内的巡检工作结束后,职工们行至“马道”的尽头,出现一个通往顶棚近10余米的垂直直梯,大家手脚并用地爬上去后,到达了屋顶面上。
此时,西宁火车站外的市区景象尽收眼底,这里与地面的垂直距离约有43米,不仅风速高于地面,巡检面积更是超过了整个候车室的平面面积,从远处看,站房顶上移动的几个巡检人员像是蚂蚁般大小。
“完成顶棚的检查可是个‘大工程’,就算没有修补的地方,全部看一遍需要3到4个小时。”和刘万斌工长一同巡检的瓦工于振海介绍说。
2025年春运已接近尾声,为确保旅客安全出行,刘万斌和他的工友们加密了对西宁火车站设备的巡检频次,每天仍然坚守在西宁火车站的最高处。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