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顿涅茨克地区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俄罗斯南部军区调集部队,在东部战线展开攻势。此次行动动用第一坦克集团军的核心作战单元,包括第20近卫摩托化步兵师与第144近卫机械化师等部队。

此次进攻行动规模超过近六个月来的任何一次军事行动。俄军投入的装备数量显著增加,部署新型2S35"联盟-SV"自行火炮系统。这种火炮系统最大射程可达40公里,配备自动化火控系统,能对多个目标实施打击。

俄军在行动前期实施72小时的电子战干扰,阻断乌军前沿指挥部与后方总部的通信联系。随后,俄军坦克部队在炮兵火力掩护下,形成三个突击方向,主攻方向由装备T-90M主战坦克的独立装甲旅担任。

此次进攻在战术上采用"深度打击"理念,俄军不仅对前线阵地实施压制,同时对纵深区域的补给线、指挥所、弹药库等目标进行打击。俄军还大量使用电子对抗系统,干扰乌军无人机侦察与通信设备,使乌军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下降。

俄军进攻节奏加快,多支特种部队渗透至乌军防线后方,切断关键补给线路。同时,俄军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对乌军防御工事实施打击,迫使守军放弃多处高地。战况令前线乌军部队陷入困境。

面对俄军攻势,驻守顿涅茨克地区的乌克兰军队陷入补给困境。包括第54与第93机械化旅在内的部队弹药储备告急,战场补给线受到威胁。

乌军部署在顿涅茨克地区的火炮部队155毫米口径炮弹库存已降至水平,按照当前消耗速度仅能维持一周的作战需求。部分装甲单位已因缺乏燃料而转为固定防御状态,战术灵活性降低。

乌方紧急调集约15000人的增援部队前往顿涅茨克战区,试图缓解前线压力。然而,这支增援部队在推进过程中遭遇俄军空天军的打击。俄军出动苏-34战斗轰炸机与图-22M3超音速轰炸机编队,在12小时内投掷超过200枚航空炸弹,对增援通道实施封锁。

这次空中打击行动造成乌军装甲车辆损失47辆,其中包括15辆西方国家提供的主战坦克。此外,重型运输车辆损失31辆,包括弹药运输车、燃料补给车与医疗救护车。增援部队伤亡超过300人,多名高级指挥官在空袭中失联。

多支乌军部队已连续48小时未能接收到后方补给。前线战地医院医疗物资紧缺,伤员后送通道受阻,一些野战医疗点被迫停止手术。由于电子战干扰,多个前线单位无法获得准确的战场态势信息,战术决策能力受到限制。

乌军补给系统面临的困境源于俄军打击,也反映出乌克兰在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上的缺陷。战时补给通道脆弱、战略物资储备不足、分配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此次战役中暴露。

随着战况持续恶化,驻守顿涅茨克东部战线的乌军部队陷入绝境。2月18日,包括第53、第54、第56机械化旅和第4独立坦克旅在内的9个兵团宣布投降,总计约12000名军人放下武器,其中包括367名军官。

这些部队在投降前24小时内已失去后方后勤支援,部队弹药储备降至警戒线以下5%。前线指挥官报告显示,大部分装甲车辆燃料已经耗尽,无法实施机动;部分阵地断粮超过48小时,饮用水储备也接近枯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