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会谈之际,中方单月减持96亿美债,出于哪些考量?特朗普突然找上了中国,发出了一份邀请函,还希望达成一项重要协议,具体内容是什么?对特朗普的表态,中国外交部进行了怎样的回应?
美国总统特朗普可以说非常“繁忙”,他既要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确定会谈事项,又要解决美国内部的债务、预算、黄金储备等问题。不过,还没有与俄方谈妥,特朗普就迫不及待对中方发声,递交了一份邀请函,还表示要与中国达成“对双方都有利”的经贸协议。而在这个时候,美国财政部发布报道,显示中方仅去年12月就减持美债96亿美元,使得总持有量下降到7590亿美元,已经来到16年来最低水平。
有分析认为,从特朗普政府上台的举动看,无论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对欧盟“摊牌”,还是踢开欧乌与俄罗斯单方面进行会谈,亦或是对美国内部进行“查账”,都凸显了他们想要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体系,摒弃美国现行的全球体系。因此,特朗普有可能在经贸领域,也寻求构建一套全新的国际体系。然而,特朗普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绕不开全球最大的产品提供者中国,不排除中美会坐下来,就重建国际贸易体系进行对话。
然而,这一届美国政府中,几乎所有核心成员都是“对华鹰派”。而且,特朗普本人已经把关税“武器化”,在钢铝产品和汽车进行了两轮“全球加税”,挑明了他的目标是所有国家。因此,即便特朗普摆出了想要与中方对话的意愿,但他的真正目的恐怕“并不友善”。对这一点,中方有清楚的认知,王毅外长就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直接表态:“若美国执意对华打压,中方必将奉陪到底”。现在,中方再次减持美债,进一步释放了这个信号。
事实上,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谈时,中方已经向美国亮明了立场,那就是美国要退回“贸易战”前的局面,然后中美才能坐下来谈。换而言之,美国这7年来虚空造的牌,中方都不会认。对这个情况,特朗普的前任拜登选择造更多的牌,不仅扩大了“贸易战”规模,还启动了“科技战”和“金融战”,但他的目标一个都没有实现,反而给特朗普留下一个“烂摊子”。现在,中方的立场没有变化,特朗普虽然递交了访问邀请函,但若还要对华施压,美国的处境只会更加糟糕。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商界已经抢在特朗普政府前,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派出一个代表团前往中国谈合作。显然,美国商界非常清楚,中美之间有庞大的共同利益,双方在经贸等领域已经水乳交融。只有中美关系得到改善,才能给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特朗普打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号上台,口口声声说要给美国民众带来好处,如果他真的是这么想,就更应该与中方坐下来谈,稳定中美关系,造福两国乃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