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上午,在北京市发改委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新闻发布会上,通州区副区长姚伟龙说,北京通州区、天津武清区和河北廊坊市将围绕交通“一张网”,建设便捷高效交通网络,持续健全检查站联动机制,优化检查站设置,进一步提升通勤人员通行效率,多措并举打通跨界交通痛点堵点。
相邻的北京通州区、天津武清区和河北廊坊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素有“小京津冀”之称。
去年,三地共同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推进通勤圈道路体系建设,平谷线已全面进入建设阶段,京唐城际铁路通车运营;持续优化进出京跨省公交线路,开通武清区、廊坊市至北京定制快巴线路12条,廊坊市环京地区至北京“定制快巴”日均客流量提高至5800人次,保障跨省公交线路24条,日均客运量达14万人次以上,实现环京1小时通勤目标。
市民和企业关心的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办事大厅在武清区、廊坊大厂试点运行,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大厅跨域融合,已累计实现北京市、通州区3469余项政务服务事项、300项便民服务事项和河北2652项、天津675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跨区域办理。
他介绍,下一步,三地将围绕交通“一张网”,建设便捷高效交通网络:以发展区域快线、完善公交网络为抓手,着力提升区域通达能力和通行效率,大力推进平谷线、M101线轨道交通建设,不断优化跨省公交线路,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持续健全检查站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通勤人员通行效率,多措并举打通跨界交通痛点堵点。
同时,围绕生态“一根线”,协同打造区域生态环境,协同建设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健全环保联合执法机制,做好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和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
围绕产业“一条链”,持续提升产业对接协作水平,优化联合招商和协同攻关机制,推动“通武廊”产业链图谱落地,积极推进头部企业上下游配套、智能制造等产业链条在武清区、廊坊市等地延伸布局,推动资源合理配置。
围绕公共服务“一盘棋”,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延伸,推进“通武廊”教育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增强副中心优质医疗资源对“通武廊”的辐射带动能力,完善三地政务服务大厅线上互动和联动办理机制。
来自订阅号@京津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