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九派新闻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血管外科团队成功为78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屈阿婆实施了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引发广泛关注。
术前,经多学科评估屈阿婆已处于中重度认知功能减退阶段,表现为严重的烦躁不安、言语混乱、睡眠颠倒等症状,需要子女们24小时轮流看护。术后第一天,屈阿婆基本可以正常交流,术后一周屈阿婆状况不断改善,不仅能认出家人,情绪稳定,还恢复了正常的作息习惯。
不少网友直呼“奇迹”,并表示“这才是真正的科技进步造福人类”,还有网友感慨,“阿尔茨海默病终于有希望了”。
2月20日,九派新闻联系到这一手术的主刀医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禄韶英。他介绍,现在LVA手术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实际上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探索和尝试,并不适用于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还有严格的入选标准。
其称,一般考虑做手术的都是那些认知能力严重下降,生活不能自理且生活质量每况愈下,家属护理难度过大,用药无效且恶化趋势严重,家属有强烈的手术欲望、能接受任何不良结果,并且心肺功能较好、可耐受全身麻醉的中重症患者。
“检查和手术的费用并不高,没有特殊耗材和自费项目,医保报销完患者花不了多少钱,自费两三千元足够了。手术方法本身的难度并不大,手术的风险也很小,术后的创伤也不大,仅有很小的切口,难点在于手术对患者的病情究竟有没有用。”他说。
【1】术后或会完全无效,且短期内症状恶化,甚至出现手术并发症
九派新闻:介绍一下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手术的原理是什么?
禄韶英:作为一种复杂的脑部功能逐渐衰退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的具体引发因素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异常累积和Tau蛋白的纠结缠绕与该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科学研究进一步揭示,脑内淋巴回流障碍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堆积,进而扰乱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促使大脑功能衰退。
由于颈部淋巴系统与脑内淋巴系统相通,所以,通过加速颈部淋巴引流,可以有效排除脑内堆积的大分子蛋白,这为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新机制。
因此,目前医学界的研究和共同的认知表明可以通过手术加速颈部淋巴引流,实现脑内淋巴液的快速引流,从而减少颅脑内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异常累积和Tau蛋白的纠结缠绕,减轻颅脑的损害。不过这只是一种研究观点和共识,并未得到确切的实验认证,所以现在LVA手术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实际上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禄韶英在为患者做LVA手术。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到目前为止共做过几例手术?术后效果如何?
禄韶英:已出结果的有五例,三例手术成功,其中一例效果非常好,另外两例均有明显改善;上周做的两例手术患者到现在都没效果,反倒加重了烦躁的症状。此外昨晚还做了两例手术,目前患者还未苏醒。术后效果因人而异,有的患者是术后第二天马上有效果,还有的术后十天左右效果才显现。即便有效果,患者依然患有重症阿尔茨海默症,不能说完全治愈或没有症状。
九派新闻:所有患者都能做吗?这种手术适用于哪类患者?
禄韶英:这个手术并不适用于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目前这个手术只是一个申请了注册的临床研究,仅纳入少量患者,针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还有严格的入选标准。一般考虑做手术的都是那些认知能力严重下降,生活不能自理且生活质量每况愈下,家属护理难度过大,用药无效且恶化趋势严重,家属有强烈的手术欲望、能接受任何不良结果,并且心肺功能较好、可耐受全身麻醉的中重症患者。
九派新闻:术前患者要做哪些准备?手术的费用高不高?难度和风险大吗?手术后是否会恢复又恶化?
禄韶英:术前患者要做心肺功能、血常规、凝血等常规检查,以及阿尔茨海默病本身相关的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和脑脊液标志物检测。检查和手术的费用并不高,没有特殊耗材和自费项目,医保报销完患者花不了多少钱,自费两三千元足够了。
手术的难度并不大,风险也很小,术后的创伤也不大,仅有很小的切口,难点在于手术对患者的病情究竟有没有用。手术后可能出现完全无效、短期内症状恶化的情况(比如患者原本很少出现烦躁的症状,但术后可能因麻药的毒性和代谢问题出现烦躁的症状),最极端的情况是出现如心脑血管意外、麻醉意外或肺部感染等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
【2】很多患者来咨询,每周只做一两台,患者需慎重决定
九派新闻:现在每周做几台LVA手术?术后会观察患者的哪些情况?
禄韶英:该手术所用的吻合技术在血管外科、显微外科、整形外科很早就有,除了我之外,团队还有两名经过整形外科训练的医生,一天大概能做两三台手术。不过由于目前我们只是做临床研究,所以不会接纳大量患者,每周只做一两台LVA手术,打算慢慢积攒病例、观察疗效,视后续情况再逐步增加病例。术后主要观察患者麻醉恢复、伤口及认知功能改善的情况。
九派新闻:这种手术方法是如何兴起的?国外是否有相似的经验,也开展了这种手术?目前这种手术在全国范围内的临床应用广不广?
禄韶英:2020年左右,杭州一家私人医院一位叫谢庆平的医生开创了这种手术,现在全国大概有30多家医院都在做此种手术,做得最多的医院可能有300例,做得少的医院像我们这种可能就几例。
国外没有类似的经验,没有开展过这种手术,不过之前国内开过相关的研讨会,大家有互相交流和沟通的经验,但我没有参加过。
目前对于LVA手术是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一定有效、采取哪种手术方法、对手术医生的要求等一系列问题,在医学界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手术方案也并不固定,每个医院的医生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手术,有的采取静脉淋巴吻合、有的是淋巴结、有的则是淋巴瓣,没有完全的定论。
手术过程中。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为什么在给患者和家属介绍LVA手术时你都比较谨慎?你对这个手术的看法如何?
禄韶英:比较谨慎是因为目前这种手术方法并不成熟,我们要考虑伦理学和科学的严谨性。现在这个手术我也只是在尝试和探索阶段,因此并不确定未来到底能不能将其作为常规手术去开展。
九派新闻:手术引起关注后,会不会有很多患者家属要求做手术?对广大患者家属有何建议?
禄韶英:当然会有很多患者上门诊来咨询,但还是建议患者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咨询之后,再慎重地决定是否要做。
虽然这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手术,但国际上主要采用的还是药物治疗,没有其他新的治疗方法。国内做手术的医生自己也没有在正规期刊上发表过文章,都是老百姓口口相传。手术也主要是一些私人医院在做,他们说手术的有效率达60%到70%,但从我们临床研究的观察来看,并没有那么高,所以一定要慎重。
来源:九派新闻
记者:代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