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期,印度与美国在贸易、军事等多领域互动频繁,引发国际关注。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表示,印美欲在未来6-8个月达成贸易协议,目标是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5000亿美元;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宣称将大幅增加对印度军售,还计划向印度出售F-35隐形战斗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禁要问,印美一系列动作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战略考量,是否真如外界所猜测的那样,是在瞄准中国?



莫迪(资料图)

从经济层面来看,印美积极推动贸易协议达成,其目的十分复杂。自2015年中国宣布旨在降低对外国技术依赖、转型为发达经济体直接竞争对手的10年计划以来,中国经济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到2025年,中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确定的重点发展行业中,不仅都具备了竞争力,还在半数行业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就拿中国商飞生产的C919大飞机来说,它已能与空客320和波音737客机相媲美;在电动汽车、高铁、光伏板、动力电池和无人机等领域,中国更是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相比之下,印度经济虽然也在发展,但与中国的差距却越来越大。1990年,印度开启经济改革时,印中两国经济水平基本相当,可如今中国的经济规模已达到印度的6倍。印度急于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提升双边贸易额,或许是想借助美国的经济资源和市场,加速自身经济发展,缩小与中国的差距。美国呢,一直对中国经济崛起心存忌惮,拉拢印度、加强与印度的经济合作,也有制衡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意图。通过与印度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关系,美国可以在亚洲打造新的经济合作样板,分散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过度关注,削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



特朗普(资料图)

再看军事方面,美国计划向印度出售F-35隐形战斗机,这一举动同样暗藏玄机。印度反对党国大党批评这一提议,原因是F-35成本过高,不仅采购价格高昂,后续运营成本也让印度难以承受。而且,马斯克也曾批评F-35项目,认为其设计从满足需求角度不可行,既昂贵又复杂。但即便如此,美国仍极力推动对印出售F-35。

从美国视角出发,向印度出售先进战机,一方面可以巩固与印度的军事同盟关系,将印度进一步纳入自己的军事战略体系。在亚洲地区,美国一直试图构建遏制中国的军事包围圈,印度地处南亚,战略位置重要,一旦印度装备F-35,美国就能借助印度在印度洋及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对中国形成更大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出售武器也是美国军工企业获取巨额利润的重要途径,还能带动相关技术和零部件出口,促进美国国内军事工业发展。

对于印度而言,购买F-35或许是其提升自身军事实力、谋求地区军事优势的一种尝试。印度在南亚地区一直有着较强的军事野心,装备先进战机有助于其在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对峙中占据上风。但印度也需清醒认识到,过度依赖美国武器,可能会让自己在军事上逐渐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自主决策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媒体《国民先驱报》曾发表文章指出,在印度人民党掌控印度的10年里,中国通过实施一系列发展计划,已成为一个较为发达的经济体,而印度却在推进仇恨意识形态。这一观点虽出自印度媒体,却也从侧面反映出印度国内部分有识之士对中印发展差距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印度自身发展方向的反思。



莫迪(资料图)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经济领域,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在军事方面,中国保持适度的军事力量发展,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从未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反观印美之间的一系列互动,无论是经济合作还是军事往来,都给人一种针对中国的感觉。但这种基于地缘政治和霸权思维的合作,能否真正实现印美双方的战略目标,还有待观察。对于印度来说,在与美国加强合作的同时,也应保持自身的战略独立性,审慎权衡利弊,避免沦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棋子。而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印美关系的变化无疑将对亚洲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