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跳槽将军吴化文起义之后民愤极大,山东很多百姓就要求诛杀吴化文报仇雪恨,与之类似的还有山西的一位国军中将,他的名字叫于镇河,起义后村里人也要求杀他谢罪,但相比吴化文,于镇河显得有些冤枉。
抗日战场上于镇河绝对是有功之臣,在平型关大捷中,身为旅长的于镇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先是攻下了西泡池的日军阵地,救出了一支被围困的友军,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东泡池,歼灭了驻扎在那里的一支精锐日军大队,在主战场侧翼起到了非常强力的牵制作用,为平型关之战的最终胜利创造了有利的局面。
抗战胜利后,于镇河升任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在解放战争中也是国军中比较能打的将领之一,但他引起民愤的原因不在此,而是在他老家发生的一件事。
于镇河的老家是山西浑源县贾庄,1948年贾庄被解放军攻克,随即开始土改,这让当地的地主富农怀恨在心。正好当时于镇河的母亲刚刚过世,棺材尚未下葬,就放在没收作为工作队办公地点的于家老宅里。
于是那些地主富农趁机造谣,说贫农侮辱于镇河母亲的尸体,于镇河听说之后大发雷霆,立刻带兵杀回了贾庄,而他手上是一份地主们提供的黑名单,上面记录了上百人的名字,都是被地主忌恨的工作队人员和进步贫农。
此时于镇河留了一个心眼,他没有直接和解放军为敌,而是让当地的一支土匪武装替他动手,于是黑名单上的37个人遭到了逮捕,问都不问就直接拉到了河边枪毙。
而于镇河则第一时间赶回了老宅,却发现母亲的棺材完好无损,甚至还有专人看守,立刻明白自己受了骗,急忙赶到河边救人。但打着一个来回的功夫行刑已经开始,已经有25个人被枪杀,于镇河只救到了剩下的12个人。
随后于镇河返回大同,当阎锡山命令他拆毁民宅修筑防御工事时,于镇河于心不忍,一直都拖着不办。可见这个人的本质还是善良的,只是被一时怒火冲昏了头脑。后来太原被解放,阎锡山逃去了广州,但于镇河无意离开,就选择了起义。
于镇河起义后,贾庄的老百姓就集结了20多个代表,让于镇河偿命。我军为了保护于镇河,一直不断宣讲我军的政策,并且连夜把于镇河护送到了张家口。于镇河心中有愧,也知道贾庄百姓不会原谅自己,所以一辈子都再也没有回过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