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周五】每周五放送,选择适合周末长时段沉浸式阅读的好书,以市面少见的好价,推荐给各位读者。一本理想的好书,一个理想的周末。

关于台湾文学界的系列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其中有两集专门拍摄文学朱家。一集《我记得》讲朱家三姐妹朱天心、朱天文、朱天衣,一集《愿未央》,侯孝贤监制、朱天文导演,讲三姐妹的父亲、小说家朱西甯和母亲、翻译家刘慕沙。

朱西甯(1926—1998) 生于江苏宿迁,祖籍山东临朐。本名朱青海,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肄业。一九四九年随军赴台,曾任《新文艺》月刊主编、黎明文化公司总编辑、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兼任教授。一生专注写作,以小说创作为主,兼及散文、评论。他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至关重要的一位作家,被张爱玲赞誉,白先勇、阿城、莫言、戴锦华、张大春激赏。


朱西甯、刘慕沙夫妇合影

是朱西甯长篇小说遗作,也是其毕生最重磅的作品。

全书共分三十五章,故事起自清光绪二十六年(一九〇〇年),遥想一段并不太平的“太平”盛世,以华氏一族百年家史为主轴,细述山东省乡下面临新与旧、中与西等时代冲撞时的种种风云变化。家史与民族史交错叠合,个人的命运、爱情的失落、时代的动乱,展现一个革命时间表以外的、民间的中国。

朱西甯以高度淳熟圆畅的语言,不厌精细地叙述了四时物语、民俗礼仪、庶民细事、方言土语,如清末民初缓缓铺开的原乡长卷,建构出一种现代人已经无法想象无从经历的田园生活。而华父与大美姑娘一段没有结果的纯真爱情,更是令人魂牵梦绕。

“朱西甯的文字是一种绝美的白话文。朱西甯式的语言,不易模仿,不易复制。他离去后,也带走了独门技艺。他的语言,他的风格,成为台湾文学的绝响。


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也十分传奇。历时十八载,七易其稿,八度启笔,待冲破三十万言大关时,全部纸稿却遭白蚁蛀空,而朱西甯只说,这或许是上帝的旨意,之前写得不够好,继而另起炉灶从头再来,终成五十五万字言。对于这位专注打造梦土的书写者,时间也只好叹息着站在一旁。“再给我十年,把《华太平家传》写完。”

“我有一点愿意,把当代人生活细微地留下来,让后代子孙知道祖先们曾在这片土地上怎样地生活。”


《华太平家传》手稿第一章(现存台湾文学馆)

2023年,理想国推出《华太平家传》,是这一重要作品首次在大陆出版。书中附有朱西甯珍贵手稿和照片,以及刘慕沙、朱天文、朱天心的专文导读。

原价138元,【理想周五】栏目购买,仅需45折62.1元,更享单本包邮。

读《华太平家传》,好一幅缓缓展开的《清明上河图》。好心情好风日好优闲时,可展全尽览,若不,打开多少看多少,并无碍于赏读的乐趣。其实从十九世纪开始,但凡有志之士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现代化的问题。他其实是在用他的信仰回应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他在其中投入了所有的过往,是他一生思想的总结。

——朱天心

本来《华太平家传》是要写出朱老师这样的家族,最后一个人莫名其妙因为时代的变迁,流落到南方的小岛,在那边成家,种种,直到当下。应该是一部世纪之书。

——唐诺

要说中国有一本书是可以跟《追忆似水年华》比美的,那么就是这一本 书。

——虹影

原价138元,现仅需62.1元,更享单本包邮

朱西甯生命压轴之作,大陆首次出版

一部未竟的世纪之书,华氏家族百年史

古典与现代化交响的史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