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鲁孟琳
四川乐山,古称嘉州,这里山水相间,人文荟萃,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的美誉。南宋诗人陆游与四川的羁绊很深,他入蜀八年先后在成都、蜀州(今崇州)、嘉州等地任职。 陆游一生雄放坦荡,最大的心愿是驰骋疆场收复失地。入蜀期间,他一边是壮志未酬的苦闷,一边又被蜀地的闲适安逸所治愈。
公元1172年,陆游以“寓公仅踵前人迹”之志履职嘉州。虽驻留不到一年,却在三江交汇处留下跨越时空的双重印记:既主持修筑防洪堤、架设浮桥以安民生,又以《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十月一日浮桥成以故事宴客凌云》等诗章,将理政智慧熔铸为不朽文字。
在“陆游蜀中诗讲”的前十讲中,阿来已经为读者解读了陆游在蜀中的各种活动与见闻,包括入蜀渊源、蜀道路途经历、初到成都、赏梅与赏海棠、蜀州任上的罨画池畔的故事,以及对岑参的崇敬。在第十讲中,陆游以“寓公仅踵前人迹”之名,以《喜晴》《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十月一日浮桥成以故事宴客凌云》《出城至吕公亭按视修堤》《十二月十一日视筑堤》《迎诏书》等诗歌为线索,解读陆游在嘉州架桥修堤,服务百姓的故事。
本周六(2月22日)下午3点,阿来“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系列讲座之“陆游蜀中诗讲”第十一讲,将在阿来书房举行。阿来此番将继续带读者溯岷江而下,以陆游的诗歌文本为经纬,聚焦诗人在嘉州任上的治世功业与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