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历史的长河孕育了无数瑰宝,其中古建筑及其彩塑壁画尤为璀璨夺目。

近日,“臻藏晋显——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成果展”的展览在山西青铜博物馆盛大开幕,为公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篇章一

栉风沐雨向前行

展览通过一系列高科技手段,全面展示山西古建筑彩塑壁画的数字化保护成果。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栉风沐雨向前行”展区。



这一展区整合了全省的文物数字化保护成果,利用3D、AR等先进技术,博物馆将山西的历史文物、古建筑、壁画等珍贵文化遗产转化为生动的数字内容。



展览展出的“文物地点图”,详细介绍了“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项目”的工作过程及工作成果。一系列精心制作的图文与多媒体展示,生动再现了山西文物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不倒的坚韧与壮美。



篇章二

满壁丹青焕新生

紧接着,观众将步入“满壁丹青焕新生”展区。在这里,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那些原本散落在偏远村落、濒临消失的古建筑壁画得以重生。

晋城市石室村西庙壁画与长治市寺庄祖师庙壁画,这些曾经默默无闻、未定级的文物,如今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以其绚烂多彩的姿态首次亮相于公众面前。



每一幅壁画都仿佛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对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深厚文化底蕴肃然起敬。



第三篇章



一榫一卯总关情



中国古建筑是凝固的文明史诗,一榫一卯间承载着华夏民族对天地的理解与美学的追求。

走进“一榫一卯总关情”展区,青莲寺、开化寺、镇国寺三大国宝级建筑,通过金丝楠木精雕的建筑模型与动态数字拆解,带领观众走进柱梁枋檩的智慧迷宫。

斗拱如繁花绽放,榫卯似密码相扣,千年营造技艺在光影流转中苏醒,让您亲睹古人如何以木为笔,在时空长卷中书写建筑的诗行。



第四篇章

抟土成形显神韵

中国彩塑艺术是泥土与信仰交织的文明史诗,木为骨、草为筋、泥为肉,千年匠魂在指尖流转成形。

在“抟土成形显神韵”展区,玉皇庙二十八星宿与法兴寺十二圆觉像两大彩塑瑰宝,以“传统工艺加数字科技”的双重视角,带领观众深入东方造像艺术的灵魂。

展览不仅呈现了艺术之美,更展示数字化如何破解文物保护难题:非接触扫描避免传统拓碑对文物的损伤,三维建模为修复开裂彩塑提供精准数据,虚拟复原让褪色雕塑重现最初色彩。这些技术正实际应用于山西古建保护工程,让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发展。





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山西省在文物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不懈努力。作为山西省“十四五”期间的一项重大文物保护专项工程,“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项目”自启动以来便备受瞩目。

项目团队利用多种高科技技术手段并结合传统勘察方式,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数字化信息采集与记录,建立了全面的“数字档案”。



这一举措不仅为后续的文物保护、管理、利用、研究、展示与传播提供了科学支撑,更为文化遗产的活化创新注入了新的动能。这些珍贵的文物,在历经风雨侵蚀、岁月洗礼后,终于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我们得以透过数字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山西古建筑及其彩塑壁画的独特魅力。无论是漫步在古老的殿宇之间,还是近距离观赏精美的壁画与彩塑,都能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辉煌的历史时代。

来源: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