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2月18日消息(记者侯凯奇 实习记者贾明睿)农业无人机精准施肥,多光谱植被检测仪监测植被光照情况,技术员通过5G物联网智慧农业平台上的各种数据实时察看幼苗生长情况……初春时节,走进周至县现代种业示范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基地内,种植的正是该企业的明星产品——锦鸿4号油菜种。
农业无人机正在施肥(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2月17日,哈萨克斯坦驻西安总领事馆总领事克拉巴耶夫·佐齐汗、哈萨克斯坦图尔克斯坦州代表团以及西安市周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文博、陕西省国际经贸集团代表团、金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团一行走进制种基地考察调研,走到田间地头,了解该油菜品种的种植情况。
记者了解到,在周至现代种业制种基地种植的锦鸿4号油菜种将计划在今年出口到哈萨克斯坦,并在其国家图尔克斯坦州大面积种植,实现农业的跨国布局。此次考察调研活动的举办,也为项目的进一步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锦鸿4号种子是央林(西安)实业有限公司联合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最新选育的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株高适中、品质优良、籽粒饱满、千粒重4.28克、含油量50.08%,试验平均亩产210公斤,具有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抗倒性、抗寒性、抗裂荚性强,熟期适中,适宜机械化生产等突出特点。
锦鸿4号油菜种(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经过我们前往哈萨克斯坦实地考察调研,该品种无论从产量、抗病抗倒性、含油量方面均领先于当地种植的油菜品种。而且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也适宜该品种生长,有望在哈萨克斯坦春油菜种植区推广种植。”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研究员张成兵告诉记者。
活动中,中方与哈萨克斯坦代表团携手种下了一棵象征着两国深厚友谊与合作的“友谊之树”。这一举动不仅为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增添了一抹新绿,更寓意着中哈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如同这棵茁壮成长的树苗,将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哈萨克斯坦图尔克斯坦州代表团在聆听介绍的过程中,提问并交流。他们对项目的高标准规划和高质量建设赞不绝口,对项目前期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活动当天,在充分考察调研后,各方举行了座谈会。座谈会就项目与州政府在陕外杨凌发展集团会议室开会洽谈,从种植面积、农机农技出口、学术合作、农文旅项目合作等方面确定了八项内容,期待在未来能进一步加强合作。
央林(西安)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促进西安周至与哈萨克斯坦两地农业技术的深入交流,并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以期共同提升油料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将坚持实效原则,力求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两地农业经济的稳健发展。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