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报道,2月20日,特朗普政府正式要求五角大楼制定未来五年,每年削减8%国防预算的计划,目标是将2026财年的军费支出减少500亿美元,并将资金重新分配到一些政策优先的领域。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广泛关注。近20年,美国的军费一直是持续增长的,由2001年的3000亿美元,到2025年的8950亿美元,而特朗普是第一位大幅减少美军军费的总统。那么他为什么这么做呢?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适应战略收缩与全球布局调整。特朗普大砍国防预算,这直接影响了特朗普的政策走向,“美国优先”、战略收缩。最突出的就是特朗普正在积极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准备从欧洲抽身转向印太,开始大幅减少在欧洲方向的军事投入,也不再援助乌克兰了。此外,还要求欧洲自己拿钱来保卫自身的安全。不可思议的是,在特朗普削减本国军费的同时,却要求欧洲国家将国防预算提升至占GDP的5%以上,同时,还让日本韩国多给美国驻军涨军费,这种调整既反映了特朗普对新兴威胁的应对,也反映了特朗普“以最小成本维持霸权”的实用主义思维。

二是缓解财政压力,掌控军事决策权。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始终强调“开源节流”,他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削减政府开支,以缓解财政赤字压力。美国国防预算常年占据全球军费总额的将近40%,占美国联邦政府可支配开支的47%。特别是存在大量“浪费性项目”,这些项目与提升军队战斗力毫无关系。此外,还有很多见不得光的军费,每年要花一万亿美元,难怪特朗普要派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对国防部进行大规模裁员和预算审查,目的就是要削弱民主党背后的传统军工复合体的影响力。此举不仅可节省开支,更可打破军队内部既得利益集团的垄断,使特朗普团队能更直接的掌控军事决策权。



三是国内政治博弈与形象塑造。特朗普通过削减军费吸引反战选民和财政保守派支持,巩固他的政治基础。同时,他高调提出“和平愿景”,包括呼吁中美俄共同削减军费和核武器,试图将自己包装为“全球和平推手”,转移舆论对美国国内政策的批评。当然,这一提议并不是因为特朗普真的爱好和平,而是为了保持美国的战略优势。尽管此类提议被广泛认为不切实际,但它的象征意义,有助于提升特朗普的国际曝光度。

其实,从深层次来看,特朗普削减军费并不是简单的压缩,而是进一步突出重点,如减少对高成本传统军事项目的投入,转而发展无人机、无人舰艇等人工智能这些成本低、高效率的装备。特朗普政府就批评现有的大型有人装备,不仅造价昂贵,而且在性能上并未达到预期。马斯克也曾吐槽,美军的 F-35“太烧钱”,像“福特”级航母这样的“庞然大物”已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



强烈要节省开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边境安全、核武器现代化等优先事项,尤其是加大对印太地区的资源倾斜。特朗普政府明确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在削减预算的同时,却计划增加对亚太地区的军事投入,像导弹防御系统、核武器现代化和关岛基地建设,都被列为“豁免削减”项目,这种“有保有压”的策略可能加剧中美在印太地区的博弈。

当然,即使每年8%的削减,到2030年,美国军费仍可保持在6500亿美元左右,是中俄军费总和的两倍。自从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发起的军事行动和战争次数已经超过20次,这样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家,确实需要削减军费。但减少军费后的美军,是否会减少对世界的威胁和干预呢,我想这是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国家的共同疑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