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语言话术·题外话》011

话说第三回就介绍了林黛玉在贾府第一天,待到第二天醒来,看似还说林黛玉,但曹雪芹话锋一转,借王夫人拆信,王家来人等事,引出了薛家。

此处之所以要格外讲一讲,源于曹雪芹笔下文字“契合”话术的精妙。读书人除了要注意书中人物对话之外,还要留意作者的“话里有话”。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次早起来,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正值王夫人与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又有王夫人之兄嫂处遣来的两个媳妇儿来说话的。虽黛玉不知原委,探春等却晓得是议论金陵城中居住的薛家姨母之子,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如今母舅王子腾得了信,遣人来告诉这边,意欲唤取进京之意。(引程甲本第三回)

曹雪芹在这段描写中,隐含了好几个重要的“话术”,实为后文的重要伏笔。


首先,虽然书中写的是“次早起来”,又紧随了贾雨村复职应天府判断葫芦案的之事,实际林黛玉进贾府是在她七岁这年刚过生日的二月底。而薛宝钗进贾府时,则是两年后的九月左右,在刘姥姥来贾府之前。

曹雪芹如此杂糅时间,主要是为了方便叙事。问题不在林黛玉和薛宝钗双方,而是推进贾政定点投放贾雨村复职应天府,处理葫芦案的权势。贾府在朝政上能够翻云覆雨,也为日后抄家埋下伏笔。这是外患。


其次,因薛蟠打死了人,薛姨妈来信告诉姐姐王夫人,并不是要求助贾府权势帮助化解。以薛家和王家在金陵的权势,摆平这桩案子并不难。

薛家来信与王子腾家派人来“说话”是同时。说明薛姨妈的信是先给到哥哥王子腾,随后由王家派人捎带给薛家。注意这里边的“先后”顺序。

王家在金陵的话事人是王熙凤父亲,王家大老爷。薛姨妈有事,大哥就足够摆平。但薛蟠不成器,不能继续留在金陵惹是生非,要给他换个环境,投到京城来最好。这件事很明显是王家大舅舅的决定。

王熙凤父亲给妹妹出了主意后,就要安排薛家金陵之事。于是同时给到在京城主事的弟弟王子腾以及妹妹王夫人去信,就以王子腾决定要召唤薛家进京,以求师出有名。

薛家进京,也肯定不是为了薛蟠打死个人就举家北漂。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实力,想要遮掩一桩没有靠山也没有家人做主的人命案,不过几个钱就摆平了。后文贾雨村判断葫芦案,也是花钱了事。

之所以让案子拖那么久,一是有意写贾府势力,贾雨村黑化;再就是为了促使薛家作铺垫。


最后,王子腾来和王夫人商议想要薛家进京,作者是从林黛玉旁观的角度下笔,就要注意薛家进京的本质,将与林黛玉发生“关系”。

所谓薛蟠打死人命,薛宝钗进京选秀,薛家整理生意并望亲,通通都是借口。后文这几样事一个也不再提起。反而薛家将重点落在了宣传和图谋金玉良姻上。而金玉良姻又成了木石姻缘最大的绊脚石,可不就与林黛玉发生了关系?

何况薛姨妈一个寡妇,让她撇家舍业跑来京城图谋什么金玉良姻,是根本就不可能具备的“勇气”和“魄力”。她也未必想到要谋求与贾家联姻,毕竟薛家商贾,高攀不上贾家的国公门第。

但如果这件事背后是王家哥哥帮助她策划可就不一样了。不光是薛家借与贾家联姻,串联了王家,再次形成铁三角的姻亲关系,符合薛家自身利益。王家也可以借由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姻缘,将荣国府的长房、二房通通攥在手里,都被王家血脉所掌控。


顺着这些前因后果以及利益关联方去看,就会发现薛家进京的真实目的就是金玉良姻,而背后的策划人则是王家。薛姨妈、王夫人甚至王子腾都是执行者。他们不达目的,肯定不会罢休。

另外,王子腾即将再调为官,薛家进京肯定不能住他家。这次来人与王夫人说话,实际已经安排好了薛家要住进贾府的事实。这也都是对金玉良姻的筹谋。如果一切都在围绕着金玉良姻展开,那薛宝钗的选秀可以抬升身价,冷香丸代表福大命大,金玉代表神佛祝福,岂不更令人生疑?

这一系列的前因后果,都能从曹雪芹这段描写中咂摸出不一样的味道来。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