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字被誉为“300年来最美行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盖过赵孟頫的风头,他就是清乾隆的御用书法家—梁诗正。
梁诗正可是大有来头的,他是雍正亲点的探花,自幼便与书法结缘,苦心专研赵孟頫书法数年,这也正是他的书风和赵的有相像之处,乾隆、刘墉、翁方纲、成亲王都临摹过他的作品。就是启功先生也是受了他的影响而最后创作出了独特的启功体。
雍正八年,他高中探花,后被雍正任命为上书房师傅,教授皇子,其中就包括后来的乾隆皇帝。乾隆登基后,对梁诗正尊崇备至,不仅让他位极人臣,还对他的书法喜爱有加,甚至亲自为他铺纸研墨。
而在他众多的书作之中有一件堪称为经典,那便是他的《行书论画诗》,此作是他敕所写,全卷共 27 行、230 字,字径大小约 3 厘米,递藏有序,如今藏于北京故宫。时人称赞此作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窈窕深谷,时见美人”,足见其技艺之高超。
此作以中锋行笔为主,笔画间遒劲爽利、婀娜有致,起笔有藏有露,行笔中侧锋并用,折笔、翻笔处理自然,尽显用笔的丰富与细腻。而在一些长笔画的处理上,他更是行笔沉稳且富有变化,既让笔画展现了挺拔有力之态,又不失灵动之美,这没有数十年之功岂能有所感悟。
结字更是舒展开阔,颇有禇遂良和李北海之风,想必也是专研临习众多名家法帖而集齐一身,字的结体紧凑,内紧外松,欹侧纵长,俯仰得宜,每一个字都深谙古法,完全没有馆阁体之感。
最主要的是他用笔精谨但又不过于繁琐,让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达到更高效的学习过程。对于书法初学者来说,是绝佳的临摹范本。从这里入手,能够快速掌握行书的基本笔法和结构,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古人的书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它是清代行书的杰出代表作,将行书写到了新的高度,把“唯美之风” 发挥到了极致。它融合了晋唐以来诸家的笔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功先生的 “启功体” 就与梁氏行书有很多相似之处,启功研习过他的字无疑。
此作的创作时间并没有具体的资料记载,但我们可以大致推测为他40岁左右,他是在乾隆登基后让其书写的,所以大可能是在乾隆早期时间所作,且此作含不得半点马虎,因为在今天写不好上交顶多退回来重写,而皇帝受命可不会让你蒙混。
作如今藏于北京故宫。时人称赞此作“若纳水輨,如转丸珠;窈窕深谷,时见美人”。梁诗正出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 年),乾隆登基后,梁诗正受到重用,经常为乾隆帝代笔、书写重要文稿等。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好文】点击下方蓝色标题跳转内容详细页面!
超多的书法学习资料,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书画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