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朝之后,王羲之传世法帖的数量锐减,保存至今的作品,多是秀逸、灵动的行书,或者婉转、典雅的今草与小楷,呈现风格基本相同,因此后世认为,“王书”只有柔和之风,无法写出大草、大楷和古拙气。
实际上,观察日本尚存的“王书”就会明白,这种理念完全错误,日藏《丧乱帖》、《孔侍中帖》,字字苍劲古拙,一派野逸之风,尽显王羲之雄伟的另一面,毫无媚俗气,实力打脸“网络喷子”。
抛开日本藏帖,台北故宫展出王羲之22纸真迹——《长者帖》,其中也有罕见的大草精品,如今首次公开,书坛90%的人没见过,可谓是重大喜讯。
全卷涵盖行、楷、草3种书体,由卷首的《长者帖》命名,共计22幅作品,包含《长者帖》、《墓田丙舍帖》、《昨日帖》、《大热帖》、《二月帖》等等。
我们先看《长者帖》,行笔飞动潇洒、畅意遒实,姿态开张,与《十七帖》的儒雅不同,呈现流宕、俊逸之风,特别是卷尾的“耶”字,最后竖画绵长,又不乏醇厚质感,笔锋没有采用一种,随着运行变幻,极具妙趣。
对比图
这种写法《大道帖》也见过,它对于笔法、功底以及坐姿,皆有很高要求,只有王羲之能写,随后的《墓田丙舍帖》,模仿钟繇而写,势态圆融凝厚,气力深沉,具有几分拙质、古朴之气,十分耐人寻味。
而且《长者帖》保存妥善,现存的乃是宋拓本,字口清晰,笔画完整,没有一处磨损和缺漏,与真迹相差无几,宋徽宗曾亲自鉴定,认为王羲之所写无疑,卷内加盖印章,开头“晋王羲之长者帖”几字,也是其所写。
卷内还有诸多的名家题跋,比如《长者帖》后面,高士奇评价:“右军此帖,世不多见,有宣政六小玺,徽宗题签,当是南宋所刻,后数段笔意高古,翻阅时如入山阴道士,处处可观耳”。
王文治在卷尾,亦写道:“徽宗精鉴,自当有据,审观此帖,深得右军笔意……意徽宗爱之特甚,故直判为右军书耶,是帖纸墨精妙,为南宋拓本无疑,而中有数帖,超逸入神,为临池家所难遘者”。
此帖的来源明确,字法精妙,艺术价值高昂,非常值得我们临摹,可时常临习,感受不同的书法风格,以及灵活多变的字法、章法、结体等处理,切实掌握“二王”技艺,之后学习其他名帖。
而今,我们对王羲之《长者帖》,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是手工经折装,装裱精细,使用翻折设计,便于临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细腻,所有字体的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