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艺丛”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的一套现当代艺术大家、著名学者谈思想、论艺理、述文思的经典丛书。这些作者既关注艺术本体,又关注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更关注艺术对人的重要作用。所谈所论极富洞见,极具思想性和启发性。各册篇幅不长,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且开本小巧轻便,便于随身携带翻阅,装帧素雅简约,堪称艺术领域的“大家小书”。
此次推出章祖安先生的《书法美之领悟》,是章先生关于书法美的内涵、领悟方式等相关精彩论述的最新集结,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极具特色的专题论述。全书围绕书法本体之美、书法与人格、当代书法创作等相关问题,探讨传统书法的内在真谛及其表现方法在现代的运用价值。
在书中,章祖安先生用简练明快、幽默犀利的语言,对书法美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全书思维缜密,妙语连珠,鞭辟入里,暗藏机锋,充满真知灼见,是书法学习者、爱好者的经典参考读物。
章祖安先生
章祖安先生是近现代书法大家陆维钊先生的高足,后辅助陆先生筹建高等教育书法专业,直承陆先生书学衣钵。他才学高深,深得陆维钊先生赏识,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其人其文得到广泛赞誉。
先生学养丰厚,著述审慎,绝少长篇宏论,所著文章却最善鞭辟,针砭文坛时弊,发前人所未发,批时人所未曾批。美文如惠风在衣,蕴带痛快淋漓之感。
——许江
章先生善于比喻,经常援引生活中的普通例子来举一反三,饶有幽默感的行文中,又贯穿着严谨的学理和论辩逻辑。古代经史中的典故,随手拈来,文言中又常夹杂着非常口语化的白话文,可读来非但没有丝毫的不协调,还有着相当独特的节奏感和魅力。
——白谦慎
我大概是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看了章祖安先生《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忽然脑子开窍了,似乎把书法各个方面的道理都想通了。
——陈忠康
章先生学识渊博,对于文字亦相当考究,拜读他的文章、访谈,掩卷之际,未尝不心悦诚服。更为重要的是,章先生喜欢说真话,则更多了一分可敬之处。
——薛龙春
正如本书编者、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金琤教授所言:“章祖安先生是当代书法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尤其在书法美学方向更有不凡的见解。”“在如今知识爆炸、技法泛滥的时代,如果读者想掬一泓清泉,从此小书良言切入,你将悟对一个有趣的灵魂,直抵一个有味的世界。”
下面从书中摘选《书法美简述》一文与读者共享。此虽为章先生的旧文,但对中国书法美的全部内涵进行了精妙的概括,提纲挈领,常读常新,从中可以窥见章先生的哲思与文采。
书法美简述
文 / 章祖安
汉字、毛笔和中国人天生的灵性成就了中国书法艺术。汉字,载体也;毛笔,工具也。由此构成的书法艺术即汉字艺术化之三要素,曰结构、用笔、神采。今分而论之。
章祖安与恩师陆维钊先生合影
一、结构。已由汉字完成大半。汉字虽被称为方块字,实只大致近似方块而已。字形众多,不论何种字体,均由长短不同、斜正不一的几种笔画,互相平行交叉,按照可辨认性和美的规律建造,不能不赖其结构之千变万化。此博大丰富之文字系统,如以建筑艺术为例说之,即是各种建筑形式之基本框架。夫人无古今,状貌各异,极易辨认,此天授也。唯书,人各不同,庶几近之。书法家只需发扬而光大之,个性自显。
章祖安 杜甫《贫交行》 41.7cm×28cm 2003年
二、用笔。毛笔比之硬笔,富有弹性,天生机敏易感,最具传达书法这一精密的有节律的运动形式之特殊效能,活泼泼,其效果可至千变万化。而欲掌控此一有特殊性能之工具,以天赋、功力为差等,足以使人投入毕生精力,务使得心应手、熟能生巧,宛如此工具有主观能动性者。至手忘于笔而随笔走,心忘于书而随书行,恣情任性,实施多种多样之韵律变化,出现各种不同的结构点画形态之美。此种纯粹点画美与结构美之魔力,迫使书法家贯注全神于形式,无须顾及文字内容,而凸显其艺术个性,具有绝对纯粹之艺术品格。过程是心手双畅,结果是丰富复杂之美迹。而欲达此境界,必须赖挥运之功,此用笔所以为要素之一也。穷究到底,书法技巧不过是手能从心,不过是能任所欣赏的意象支配筋肉的活动,使筋肉的精细动作迹化于某一平面上。此种特殊技巧须待后天学来,特别是能调动全身之力于手腕的能力须经长期磨炼方可获得,此亦为书法须有师授与临摹古人名迹之理据。至于别的什么,古人与老师皆无能为力。
章祖安 杜甫《后出塞》诗句 179cm×48cm×2 2012年
三、神采。书法之技进乎道,犹绘画之有气韵。神采与气韵二而一也,而稍有别。于书法用“神采”比用“气韵”为优。盖书法较之绘画坦白,故出神采尤为重要。书法在 20 世纪 80 年代已被余冠名为“全裸之艺术”,字字裸,笔笔裸,其形迹无法遮掩,而所含内美又经得起细细品味,此固书法所以能有最纯粹的艺术品格之一因也。书法神采之最高境界当体现出生命元气有节律之鼓荡与奋发。若细言之,须观者能感知下列美感。
章祖安 虎跑龙井三言联 179cm×48cm×2 2013年
(一)力强。此为书法成为艺术之前提。古人有云“笔力惊绝”者,即言其笔力之强使人进入惊异、惊奇之状态,甚者使人惊恐,此均由错觉形成之审美快感。有所谓龙威虎震、鸷鸟乍飞,又如崩山绝崖、人见可畏等比喻。
章祖安 王焕镳词《木兰花》 67cm×45cm 2001年
(二)势盛。此为动力之美,由汉字结构生发,再加笔力助成。汉字单文笔画错综成势。上下、左右结构者,更在不平衡中获得平衡。此种平衡不是天平式,而是“中国老秤”式的。其中不平衡成分,产生有动力之势能;由艺术化推向极致,造成险势,复归平衡,成极不平衡之平衡,相摩相荡,其势益盛。视觉冲击力、震撼力等均由此出。
章祖安 天翻龙卷四言联 179cm×48cm×2 2011年
(三)意深。凡视觉艺术,若其缺乏抽象品性,一览无余,而使人之想象力无由驰骋,必致索然寡味。中国书法正缘其抽象品性而得字外之奇。此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温润小楷,或若美人款款而前;雄强大字,或如猛将跃马而至。古人所谓“高韵深情,坚质浩气”,能启发欣赏者之无限想象与遐思。此种由错觉而引起的联想,实无过于书法艺术。
章祖安 殇哉幸乎四言联 179cm×48cm×2 2012年
(四)气满。此气指生命元气。人能感知者,即为生命感。此种生命感,由书法家经长期品察,于人和动物之运动形式与植物之屈曲伸展状态中获取,经转化而注之于书写过程,体现于书迹。整幅有节律,字字有节律,笔笔有节律,一波三折之,形成鼓荡之态势。无分中锋侧锋,万毫齐力,起伏翻滚,收放自如;个字若生龙活虎,整幅如源泉浑浑,淋漓尽致,而进入无法之境。笔迹所至,不可修改,不能重复。人无以尽知其法之所在;又因其自然之至,人皆于无意中忘其精工之所聚。正可谓善学者乃学之于造化也。
此四者相辅而成,无法截然分开。
章祖安 山雨余身四言联 180cm×52cm×2 2012年
由于书法绝对纯粹之品格,书者只需不断追求变化。无须追求个性,而个性自在;刻意追求个性,则个性必失。
人在得意忘形之时,或精神困惑之际,时时可以从中体察到新的图景而终于物我两忘,他无须脱离现实世界而似乎已得解脱。
(本文选自章祖安《书法美之领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5年1月出版)
—— 作者简介——
章祖安,字秋农,1937年8月生于浙江绍兴。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受业于陆维钊、王驾吾、夏承焘、姜亮夫诸师。1961年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任陆维钊先生助教。中国美术学院二级教授。1963年参与浙江美术学院全国首届书法篆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1979年任全国首届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五人指导小组成员。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首任博士生导师。1997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和硕士点通讯评议专家组成员。同年起任全国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通讯评议专家。
—— 内容简介 ——
《书法美之领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章祖安先生对书法美的内涵、领悟方式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的专门论述。作者提出书法审美清、厚、奇、古四个方面的标准,并认为欣赏书法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学养,重视书法本身独立的价值等。本书逻辑严密、语言晓畅、见解不凡,极具指导性、思想性、可读性,对广大读者理解书法艺术、提升审美水平大有裨益。
书影实拍
大家小书,深入浅出
图文并茂,宜赏宜读
装帧素雅,盈手可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