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水墨系列角色海报 图据片方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2月20日,上映23天的《哪吒2》,总票房破124亿。《哪吒2》受到观众的喜爱,除了好故事,也与极致的画面呈现有关。当天,《哪吒2》多位设计师接受“微博动漫”采访,分享他们创作的心得。
角色概念设计师申威透露,影片的成功让他以及动画行业从业者备受鼓舞,他也因此留在了成都工作。他感慨道:“(动画行业)给我们更多空间和施展能力的舞台,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我们会更加努力创作更多的作品给大家看。”
谈创作
注重独特性与共鸣的平衡
申威是《哪吒1》《哪吒2》的角色概念设计师,主要负责哪吒、敖丙、申公豹、无量仙翁等角色的设计。他认为,独特性和共鸣是角色设计师特别需要注重和平衡的两个点。共鸣是共同性、规律性的东西。中国人常说相由心生,一种类型性格的人可能有同一种类型的长相,比如反派一般来说是尖下巴、高颧骨、鹰钩鼻等,但是所有反派都长一个样吗?这就是独特性的问题,这是设计师自己的理解,或者说导演一起,来给角色赋予独特性。两者如何做到平衡,这也是做设计时,他认为最难的一点。
△角色设计师申威 图据片方
刘星是《哪吒2》场景概念设计师,担任陈塘关全景、陈塘关裂口岩浆倒流、岩浆平台、栈道送别哪吒等场景的设计。如何更好地设定场景?她认为,做场景设计,是为了精准服务于剧情。很多时候,是场景先出现,人物再走入到场景中:“让观众顺着你的场景刻画带入情节中,让观众觉得可信、成立很重要。”因此拿到剧本后,她会通过想象把自己带到场景里,“如果我是剧中人物,我会看到什么场景,我会希望看到什么场景。”想象之后,她再去设计场景,“日常要积累大量素材库在大脑里,方便你在任何叙事场景下,去精确调动素材。”
《哪吒2》水墨海报设计师张思敏为片中14个角色进行水墨效果初版概念设计,其终版独具风格,让很多人眼前一亮。张思敏透露,这套海报的创作大部分是从纸绘开始结合板绘完成。这组水墨海报需要呈现冲击力很强的效果,需要展现水墨在纸上流动的感染力:“饺子导演当时给了一个动作夸张的视频作参考,来表达他对于(风格)狂放程度的需求。”经过十几版测试,最终张思敏选择了一款生宣纸:“它的特色是每一笔下去墨色都不一样,形成一种空间感。”
每个角色指绘开始的时候,张思敏都会在纸上先画七八张,再选出两三张扫描进电脑里,总共14个角色下来,她一共画了一百多张:“宣纸指绘效果写意,给人惊喜,同时遗憾也有很多,我喜欢这种预期违背的感觉。”
谈改变
动画从业者的努力撼动“成见”大山
《哪吒2》的大爆,让很多动画人感到欣慰。申威入行十多年,他透露自己参与的动画项目很多,但真正交到观众面前的只有零星几部。为何会如此?因为一部影片从创作初期到最后呈现到银幕上,时间周期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到十来年,很多动画人的热情会被磨掉,或者因为其他因素没办法坚持,“动画折损率很高,很多项目可能五六年后黄掉了。”他认为,想要成为一名动画人,坚持和热爱是核心,他也希望更多的资金能进入到动画行业,让动画人能活得更好一些,有更多的资本能坚持自己的梦想。
对于想要加入动画行业的人,张思敏认为打好基础很重要。她认为未来动画行业可能会整合很多工种,具有创造力和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哪吒2》镜头美术指导徐子晖认为,这些年来,游戏原画、插画、绘本的边界感越来越模糊,观众对不同行业的美术作品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未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打破固有商业创作模式的全新作品,提醒创作者不要墨守成规,敢于拥抱充满挑战的新时代。
△《哪吒2》水墨系列角色海报 图据片方
5年前,《哪吒1》创下超50亿票房神话。那时,作为角色设计师的申威认为,中国动画还没有大家想象得这么好,包括老百姓对动画的认知。但是近几年,动画电影不断高质量发展,出现了不少题材丰富的影片,如科幻、神话、现实主义等都有涉及;涉足的年龄段也扩展为全年龄段。申威感慨地说:“人们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五年前觉得无可撼动,现在这座大山被我们所有的从业者的努力给撼动了。越来越多的人都觉得动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不是针对特定年龄层。给我们更多空间和施展能力的舞台,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我们会更加努力创作更多的作品给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