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淑娅 李艳粉

最近,“春节期间曹县拜年服狂卖4个亿”的消息再度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曹县拜年服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销售热潮。据统计,整个春节期间曹县拜年服狂揽4亿元销售额,市场火爆异常,成为今年春节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曹县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鼓励创新设计,使得曹县汉服在国内外市场上大放异彩。此次拜年服热销,正是曹县服饰产业转型升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真实写照。

拜年服火爆出圈 狂揽4亿元销售额

曹县,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生产基地,一直以来都以其精湛的手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春节期间,曹县的拜年服以其独特的设计、精美的刺绣和吉祥的寓意,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家人们,看,这是一款拜年服,我们采用的是大红色的面料,上面的图案是生肖蛇,还有用金色丝线勾勒出的祥云,整个设计突出了喜庆、吉祥的氛围,我们现在还推出了春款,大家看这一件……”2月19日,在曹县e裳小镇有爱云仓汉服基地内,直播间内,女主播正对着直播设备向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介绍产品。

走进有爱云仓那宽敞明亮的4000㎡展厅,仿佛穿越了时空,踏入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这里,4000余款汉服琳琅满目,从古典雅致的马面裙到融合现代元素的新中式服装,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目不暇接,沉醉其中。

据有爱云仓负责销售的工作人员介绍,2024年有爱云仓的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春节期间销售额已经突破100万元,“我们是把曹县的汉服资源集中起来,整合成‘一站式’采购平台,方便全国各地的景区和客户选购。”

有爱云仓的原创品牌“洛如嫣”更是凭借其独特设计的“香味汉服”成为市场亮点。“我们将牡丹、玫瑰、荷花等植物纤维融入布料,使汉服不仅穿起来好看,还能散发淡淡的花香。”有爱云仓销售负责人蒋春雨说。


拜年服销售超预期 产业展现强劲实力

曹县安蔡楼镇是汉服产业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网售汉服第一镇”,1号云仓是当地代表企业。“春节期间,我们的销售额达到了500万元,儿童拜年服是最畅销的产品。”1号云仓总经理吕彬介绍道。1号云仓不仅通过线上平台销售汉服,还与全国多个景区合作,提供定制化服务,进一步拓宽了市场渠道


据悉,今年曹县的拜年服在设计上更加注重创新和融合,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巧妙结合,打造出一系列既符合传统习俗又不失时尚感的拜年服饰。同时,曹县拜年服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寓意吉祥的图案、代表祝福的文字等,使得每一件拜年服都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文化底蕴。

在销售方面,曹县商家们也下足了功夫。他们不仅通过线上电商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和销售,还积极在线下开展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此外,一些商家还推出了定制服务,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量身打造专属的拜年服,进一步满足了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春节期间的曹县拜年服市场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进一步提升了曹县服饰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据曹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期间的拜年服销售情况远超预期,这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曹县服饰的认可和喜爱,也彰显了曹县服饰产业在创新和发展方面的强劲实力

汉服产业蓬勃发展 2024年销售额突破120亿元

近年来,曹县的汉服产业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迅猛的发展势头,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自2018年起,曹县的电商服饰企业便紧跟“国潮风”的兴起,开始零星生产并销售汉服。随着古装影视剧和短视频对汉服文化的广泛宣传,曹县的汉服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在2020年,由于演出活动的减少,大量原本专注于演出服的生产商迅速转型,开始大批量生产汉服,进一步推动了曹县汉服产业的发展。

经过数年的积累与沉淀,曹县汉服产业在2023年迎来了“井喷式”发展。随着文旅市场的升温和休闲经济的膨胀,曹县的汉服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据统计,目前曹县已有汉服企业2524家,网店14718个,汉服线下体验店224家,汉服从业者接近10万人


2024年曹县的汉服产业再创佳绩。据统计,去年一年,曹县汉服线上线下总销售额超过120亿元,其中线上销售额达到87.5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曹县汉服产业的深厚底蕴和坚实基础,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不断创新。

曹县的汉服产业已经形成了集原创研发、设计制作、版权保护、裁剪打版、绣花印花、辅料辅具、展演展示、网络营销、售后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并呈现出迭代升级、裂变发展的势头。

曹县服装行业将借助高校专家教授、汉服设计大师、古装剧情场景、剧组导演服装、头部MCN机构、古装明星艺人等六大资源体系,打造联席大师工作室、联名款高端品牌、剧情网红打卡点、明星主播直播间、主题汉服体验间五大功能板块。

曹县积极推进“一院一馆三中心”建设,深化汉服产业发展,弘扬中华服饰文化。其中,“一院”指汉服设计研究院实体化运作,“一馆”为汉服博物馆,通过丰富的汉服文化展示,支撑汉服文旅体验,推动汉服标准化生产。此外,“三中心”分别是中国古装影视剧情景体验中心、中国汉服设计大赛交流中心和中国汉服文化研究交流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