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创作品
作者/闫硕
编辑/季媛媛
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背景下,近些年,我国在医药领域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通知,强调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总体来看,尤其是允许外商独资办医疗机构之后,我国在医药领域对外资的开放程度相当高,不过在具体的落实上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对外资医院、生物医药产业的开放成果,最终还是要看政策的落实情况。
《行动方案》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细化实化具体落实举措,在投资促进、权益保护、服务保障等方面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政策和要素支持,确保2025年内各项举措落地见效,有效提振外商投资信心。
有序扩大医药领域对外开放
外商投资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行动方案》从多个方面强调扩大医药领域的对外开放。
首先,《行动方案》提出,支持试点地区抓好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领域开放试点政策宣贯落实,对相关领域外商洽谈项目开展“专班式”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尽早落地。适时进一步扩大医疗领域开放试点。
金春林认为,这从更为宏观的层面肯定了引进外资医院这一举措的正确性。外资医院一方面可以吸引外国患者、外国保险,因为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较高,价格也适中,对外国患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国内有支付能力的人群,满足他们对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
其次,《行动方案》指出,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对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严格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外资准入实施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9月8日,我国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删除了前一版清单中仅剩的两条涉及制造业的限制性条目,即“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和“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
金春林认为,相关政策落地之后,国外的制造业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中药方面,将推动我国原来有限制的一些中药的创新研发。
不仅如此,《行动方案》也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加快省级试点方案、质量监管方案审核,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及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
在2月20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指出,从2025年1月吸引外资的数据上看,存在一些亮点。其中包括医药制造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68.4%和23.9%。
再次,《行动方案》指出,研究完善医药领域开放政策,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优化药品带量采购,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产品采购可预期性。
“对于创新药而言,一方面将加快审评审批;另一方面,知识创新也将在创新药的定价上得到更好体现。此前发布的包括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等具体政策的落地也更有保证。”金春林说。
他进一步指出,对于带量采购,我们的政策在不断优化,未来还可以怎么推进?我认为首先要不唯低价,其次要让出有限空间给原研药。同时要有预期的确定性,因为扩大对外开放是长期规划,政策不能变化太快。这些目前都指出了方向,但具体要看落实。
构建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与此同时,我国在2023、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均提出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
外商独资医院在对外开放的浪潮中占有重要位置,谈及此次的《行动方案》,多位业内专家也都将焦点放在了外商独资医院上。
事实上,去年9月,我国便发布了《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生物技术、独资医院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同年11月,相关部门又印发《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外商独资医院相关设立事项。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装备发展促进工作委员会委员刘检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国家允许外资在中国独立办医,不需要去合资,我认为可能国家在保基本的底层逻辑下,也意识到了某些个体的高端消费医疗的需求还是要去疏导,而不是进行堵塞。特别是在讲要拉动内需,做大做强内部大循环的情况下,我们要想办法引导更多海外医疗落地本土。
金春林认为,外商独资医院有利于推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而且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新加坡鹏瑞利集团投资建设的天津鹏瑞利医院已于2024年12月获得天津首张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另外,2024年11月,新加坡鹏瑞利集团与广州白云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首期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计划打造外商独资的白云鹏瑞利国际医院。
此外,北京于去年12月底发布《北京市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上海也于今年1月初发布《上海市深化外商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外商独资医院的试点范围、试点数量、试点条件、管理措施、组织实施等方面。
再到此次的《行动方案》,强调开展“专班式”跟踪服务,推动项目尽早落地。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来看,相关政策是将去年出台的外商独资医院政策向前迈了一步。但是目前还没有细则,所以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开放。
金春林指出,在外商独资医院方面,未来我们还需要做一些突破,比如能否让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制定得更高一些,基本医保也可以报销,但价格管制也并不绝对,不一定非要按照医保的价格,超出的部分由患者自费,这是核心所在。
图片/21图库
排版/许秋莲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21世纪经济报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