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陈粟二人奉命率部开赴苏北,打算进一步开辟抗日根据地。
然而,在此地一手遮天的“江苏王”韩德勤,不仅将联合抗日抛诸脑后,反倒将我军当成了心腹大患。
随后,他便调集了十万大军,向我军气势汹汹地攻来。彼时我军满打满算才不过七千多人。
兵力如此悬殊,我军取胜的可能微乎其微。但即便如此,粟裕还是决定正面迎敌。
但当他将作战方案交给项英过目时,对方却直接倒吸一口凉气:“要把老本赔光了!”
我军究竟有没打赢这场仗?面对如此险境,粟裕为何还如此有信心?
艰巨的任务
1937年,南京沦陷后,日军逐渐占领了江苏一带的长江沿线,包括大运河沿线的中小城市,当地的百姓始终处于水深火热中。
在经过几年的转战后,新四军的规模逐渐扩大,拥有了与敌人一较高下的能力。
这时,毛主席审时度势,提出了“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思想,力求解放江北人民。
1940年,粟裕率领江南指挥部的新四军正式北上,在江都大桥、吴家桥粉碎了敌人两次大规模进攻后,成功与陈毅部队会合。
两军联合后,正式改编为苏北指挥部,陈老总担任总指挥,粟大将担任副指挥。
之后,我军以黄桥为中心,开始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工作。
然而,我军的举动还没引来日军的反扑,却先引来了国军的敌视。
江苏一带是国民党的政治权利中心,老蒋当然不愿意我军在这里发展壮大。不久后,他便下发了一系列制造两党摩擦的文件,并将摩擦重心从华北移向华中。
其实不用他说,韩德勤也早已跃跃欲试。
南京沦陷后,他竟弃民族大义于不顾,一直勾结日军,欺压人民,无恶不作,俨然将苏北当成了他“称王称霸”的地盘。
对于我军进入黄桥,他更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没多久,他便调集重兵先后向黄桥、营溪等地发起进攻,但皆被我军打退。
之后,不甘心的他又开始在姜堰这个水陆交通枢纽修筑大量碉堡,企图断我军补给。
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粟裕直接指挥第二、三纵队,向姜堰发起进攻。经过几日的激战后,姜堰被我军成功拿下。
见我军没有被赶出去,自己还接连失去要地,韩德勤立即变得怒不可遏。
陈老总自然知道当务之急是对抗日军,于是他派人向韩德勤传话,呼吁放弃内讧,一致对外。
然而,韩德勤却不屑道:“新四军若是有诚意抗日,应该先退出姜堰。”
他对付我军的决心自然是坚定的。他料想我军不会撤兵,所以才想以此为借口继续进攻黄桥。
岂料,我军从来都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为了抗日大义,陈老总还是命令众人从黄桥撤退了。
结果,敌人不仅出尔反尔,没有兑现承诺,反而将我军此举视为软弱可欺。
之后,韩德勤便又调集了十万兵马开始向我军攻来。其中直接参战人员有三万余众。
但即便如此,我军的七千兵力(实际战斗人员只有五千)却还是不足以与敌人抗衡。
孤注一掷
所幸,我军对此早有预料。在交还姜堰时,陈老总特意交给了中立派李长江和李明扬等人。
二李与韩德勤是死对头,绝不可能再允许他在姜堰肆意妄为。这样一来,我军的粮源就不必担心了。
而面对敌人的汹涌攻势,我军坚守苏北的信念也是不可动摇的。
粟裕认为,虽然敌众我寡,但韩德勤在用兵方面并不出众,我军未必没有取胜的可能。
粟大将是毛主席从井冈山带出来的老兵,深谙主席那一套“诱敌深入,集中兵力优势,各个击破”的战术。
在谨慎考虑后,他最终确定了以黄桥为中心,诱敌深入,在运动战中分头寻机破敌。
具体战斗部署就是:由叶飞同志率领一纵集结,并隐蔽在西北方向的张庄、横港桥一带;由王必成率领二纵隐蔽在顾高庄一带。
待敌人来到后,两军分别寻机歼敌。
而陶勇则率领三纵驻守黄桥阵地。其实相较于歼敌,驻守阵地的任务则更加艰巨。
守城兵力薄弱,满打满算只有两千人。一旦我军没有挡住敌人的攻势,后果将不堪设想。可以说,粟大将此时已经有了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就连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得知他的作战计划后,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是要把老本都赔光喽!”
可以看出,粟大将当时打这场仗顶着多大的压力。不过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他的作战方案还是被批准了。
在战斗打响前,陶勇向陈粟二人斩钉截铁地表示,不惜一切代价都会守住黄桥,“人在阵地在”!
粟裕拍拍他的肩膀,对他抱着极大的期待。然而,令众人都没想到的是,三纵差一点就没守住阵地,让敌人钻了空子。
惊险一战
战斗打响后,敌人率先派出“王牌部队”独立六旅,向黄桥以北进攻。
叶飞立即率部给予还击。我军以“黄鼠狼吃蛇”的方法,将敌人的“长蛇阵”分割成几段,并各个歼灭。
在一通风卷残云的攻势下,我军成功将敌人歼灭,敌旅长翁达也在战斗中阵亡。
同时,敌人精锐三十三师又向黄桥以东进攻。王必成率部向东疾驰,直插分界,成功截断了敌人的退路。趁着此时,不远处的陶勇又带人从敌前方进攻。
将军合力,对敌人形成夹击之势,将其歼灭于焦庄一带。敌师长孙启仁也被我军活捉。
战事接连失利,让韩德勤像油锅里的蚂蚁。他连忙派去了自己的主力——李守维的89军。
这股敌人相较于之前两支部队就强大得多了。但我军始终坚守阵地,未后退一步。
之后,我军再次以“诱敌深入”战术,让敌人像进入无人之境一般,进入我军的埋伏圈。
时机一到,我军立即发起总攻。双方皆拼尽了全力,枪炮声、轰炸声不绝于耳。
结果,在一番激战后,敌人不顾一切地向黄桥推进,一直打到了离其只有三里远的小焦庄。
这里是我军阵地的门户,此地一旦失守,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而守卫在这里的只有三纵的八团。我军勉力抵抗,却还是抵不住敌人的狂轰滥炸。
一番鏖战后,八十九军竟真的攻入了小焦庄。陶勇将军得知后气得要直接处决守卫阵地的连长。
所幸在大家的劝阻下,他才恢复冷静。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必须马上挽回局面,
当他将消息告诉陈粟后,陈老总直接怒道:“黄桥失守,我拿你是问!”
陶勇坚定地表示,一定会将小焦庄夺回来,将功折罪!
之后,他便亲自上阵,来到了前线参战。
此时敌人已经打到黄桥几十米远,陶勇直接脱掉上衣,光着膀子挥舞着大刀就冲进了敌营中。战士们见状也纷纷鼓舞士气,一个个冲上前去。
在一番激战后,敌人成功被打退到小焦庄。子弹打完后,两军又进行了七次肉搏,战斗十分激烈。
最后,在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下,小焦庄被成功夺回,敌军也溃散而逃。
这场战斗结束后,我军在苏北正式打开了局面,粟裕以及他手下的三虎将也开始在全国扬名。
参考资料:
【1】黄桥决战:军政并用以少胜多的典范,人民网,2021年9月24日。
【2】【红色泰州】黄桥战役,中共泰州市委宣传部掌上新媒体,2014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