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你会和孩子爸爸同在一个家长群吗?
宝爸是种什么生物?很多宝妈会用“队友”一词形容对方,一开始豆芽妈妈是不理解的,怎么就成队友了,难道是因为一起站队教育孩子吗?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此中有真意”,队友是“猪队友”的简称,如此想来,所有的不惑便都理解了。
有宝爸存在,尤其是关于孩子生活教育方面,那是没有最尴尬,只有更尴尬。
好友丽丽吐槽,自己前几天就遭遇了一次“社死”名场面,这段时间吓得她,也不敢在幼儿园抛头露面,让自己妈妈代为接送孩子,实在是老公办了件太不靠谱的事情,现在想想都羞愧了脸。
原来是孩子爸爸出差有一段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夫妻俩经常会在微信上聊聊天,打情骂俏一番,彼此增加点生活的情趣。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天老师在家长群里通知事情,正当妈妈们都回复“谢谢老师时”,老公的一段话突然出现在群里,原来他错发信息到这里了。
什么又是黄鳝、又是黑枸杞的,宝妈看到这,心跳加速、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她忙不迭的赶紧接回话“快撤回,发错了”。
丽丽想着这件事都觉得尴尬,就怕老师和家长看到她,开玩笑打趣。
那些尴尬的“社死”瞬间
你以为只会是上述宝妈有此“不幸”遭遇吗,真是不看不知道,原来全中国的宝爸都是一样的,真是妥妥“猪队友”的存在。
你说,这位爸爸,吐槽就吐槽吧,咱们换个地方说行吗?
老师这边在群里布置作业,你就在群里刷存在感,一副毒舌的样子:怎么那么多作业,成天围着作业转。
问题是你还带了个“脏”字,这不是隔空给老师两巴掌吗?我已经为这家娃在幼儿园的“前途命运”开始担忧了。
还有下面这两位“想老婆”的宝爸,知道你们两口子感情好,换个地方“秀恩爱”:
一个在群里说:老婆,我明天就会来了,我太想你了,加上一连串的亲情笑脸,真是把宝爸的心理活动完全具象化了。
一个在家长群里笑嘻嘻的问:老婆,鲫鱼弄了没?
求宝妈内心尴尬指数,求老师和其他家长的心理阴影面积。
你以为八卦只是女人的专属特征吗?No No No!男人要是八卦起来,关女人什么事?要不为啥那么多的狗仔都是男性朋友呢?
话说这两位爸爸好不容易去学校接回孩子,你就老老实实接走、领回家,不就妥了。
可是,不幸,对学校的见闻、老师的新奇,都成功勾起了他们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
一位侯嘉怡的爸爸,见到漂亮的英语老师,赶紧给自己老婆报备,直言老师长得像大明星;
虽说撤回了,但是大家伙也都看到了,所好背后夸人,人品还是在线的。
还有这位姐夫,你可真是太操心了,估计是把家长看成自己的家庭群了,直接在家长群里隔空和小舅子对话,照片也发出来了,有意想牵个线,这讲八卦讲到正主的头上,你可真是太勇了。
笑死人的"神回复"
你得承认,输入法比你更懂你自己,有时候错发信息明面上看起来是手误,其实正是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写照。
看来,这两位爸爸私下里没少打老婆两个字,收到也是老婆,老师@后,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一位爸爸立马承认错误,态度极为诚恳,就是“不好意思,还是老婆”,求宝妈尴尬指数,求老师的心理阴影面积。
家长群里,人家都是“好的,老师”、“老师,辛苦了”,偏偏有拖后腿的宝爸,手残打下“妈的,老师“,”老婆、辛苦了“。
人家都积极回应“老师,我也是“,偏偏有家长回复”lao zi ,我也是“,估计老师看后也会非常无语吧。
随着张星星爸爸的一声令下“张星星已服毒“,下面目测一连串的孩子都已经”服毒“倒下了,家长群里哀鸿一片,也是没谁了。
还有,这些家长,你们礼貌吗?
人家老师姓金,名叫金莲,家长们却给人家改了姓,纷纷向老师问好:潘老师,辛苦了;潘老师、您费心了。
此情此景,金老师情何以堪,她是该感谢你们呢,还是统统让你们禁言呢?
无独有偶,还有这位不幸躺着中枪的胥老师,多么美好的一个姓,硬是被家长朋友们喊成了“蛋老师“。
如果胥老师没意见的话,“蛋老师“这个称呼也是挺可爱的。
脱口秀喜剧资深前辈李诞,经常就被广大网友叫成“蛋总“,配上他那一头光滑无发的头型,也是很有喜剧感。
家长该如何对待和使用班级群
话说回来,现在随着人们线上沟通的增多,每个人手机里都不下一二十个群,有工作群、家庭群、班级群、八卦群等等,有时候一个不留神就会错发信息到某个群中,尴尬的是如果事先不自知,等反应过来无法撤回,也是离了个大谱。
有宝妈说,怕自己的猪队友错发信息,于是干脆就不让宝爸入班级群;有的宝妈则将家长群的背景图设为深色系,群名也重新用特殊符号和字体标注清楚,以防消息错发其中。
豆芽妈妈每次发送信息的时候,也比较谨慎,都会确定下内容和群名,再按下发送键,发送出去后再不放心的看下,是否发错可以及时撤回。
不过,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不会出现有大脑短路的时候,我们平日里养成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习惯,正确看待各种群,尤其是家长群,一般都不会犯很离谱的错误。
第一,及时关注群消息,不随便八卦
家长群是家校沟通的桥梁,老师一般都会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布比较重要的信息、通告和要求,父母记得将这个重要的群置顶,最好不要设置成免打扰或者折叠状态,很容易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
另外,不要在班里随便发八卦信息,讨论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比较攀比等,如果感兴趣想私聊,可以和其他家长单独建群聊天。
家长群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大家还是要约定俗成地遵守一些规定。
第二,不在家长/班级群里起冲突
豆芽妈妈曾经在孩子的班级群中,见到时不时会有两个家长因为孩子白天在学校的事情,沟通不顺畅,无意争吵起来,说得恼了,还爆出口,老师一直出面协调,让私下一起沟通,影响非常不好。
第三,不做家长群里的“显眼包“
父母在家长群里尽量保持低调,及时关注老师发布的信息,对于一些重要信息,不要接龙回复“好的“、”收到“等无关紧要的话束,如果老师明确要求的例外。
避免在群里对老师提出不合理的、过分要求,让老师帮助自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习惯。
更不要自作主张倡议给老师买礼物、送东西等活动,一来学校明文规定不允许老师接受家长的任何馈赠,二来这只是你的一厢情愿,其他家长不一样会认同,弄得彼此都非常不愉快。
总之,人前人后、群里群外,身为家长我们都做一个表里如一、积极充满正能量的人,也会给孩子做出正确的榜样,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你在一些群里发错过信息吗?当时的反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