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各种电子产品已经深入了家家户户。

比如智能手机,在以前,智能手机一般都是家里的大人才能够拥有的,但是现在,很多家庭中的孩子,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

不过,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很多人对此拥有不同的看法。而事实上,从小“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越长大,有很多地方是不一样的。


从小“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不用6年,差距很明显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的任何事物都会对孩子的成长轨迹产生影响,而这种事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的时间越长,那么对于孩子的影响将会越大。

也就是说,从小接触手机的孩子,和不接触手机的孩子,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有哪些差距呢?

①视力差距

玩手机的孩子,和不玩手机的孩子,其视力水平一般都是差距明显的。

根据《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报告》显示,每天使用电子设备 2 小时以上的孩子,近视发生率比使用时间低于1小时的孩子高出了80%。

一位宝妈在生一胎的时候,因为育儿经验不足,所以对于带孩子并不拿手,经常会被孩子的哭闹折磨得崩溃。

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宝妈发现孩子在看到手机的画面之后,便会非常地安静,聚精会神地看手机。


于是,这位宝妈就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带娃的“好办法”,从而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便掏出手机给孩子看,这样带娃就轻松多了。

不过,好景不长,在孩子3岁的时候就被查出了视力问题,随后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孩子的视力水平也是不断地下降,到了小学的时候,孩子的视力甚至已经到了400°+的样子。

之后,国家开放二胎,这位宝妈又生了一个孩子,而有了之前的育儿经验,宝妈便竭力亲身带娃,从而二宝就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手机了。

结果,二宝一直到上学也没有出现什么视力问题。所以,手机对于孩子的视力影响是很大的。


②心性差距

看手机,对于孩子的心性造成的影响很大。

可能很多人都在网上看到过关于“妈妈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竟然当街殴打母亲”的消息,而同样的情况,其实还有很多,有摔东西的、打父母的、自残的、掀桌子的,甚至还有无法管教而被父母送到派出所的等等。

这其实就是手机对于孩子心性的影响。

因为网络的发展,手机中充斥着各种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和书本中的信息不同,它们所表达的真实度、是非观、价值观等,都是不确定的。

《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被大量碎片化、缺乏深度的信息包围,极易迷失正确的价值判断。

所以,孩子可能会从手机中获取到各种错误的信息,从而影响着孩子的观念、道德建立,让孩子变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失去基本的道德水准,产生错误的三观。

更可怕的是,孩子在做那些错误行为的时候,很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

所以,从小放任孩子玩手机,真的是毁掉一个孩子的行为。


③生长差距

孩子在玩手机的时候,一般身体将会长期处于一种固定状态,比如孩子坐着玩手机,那么就会长期保持坐姿,孩子站着玩手机,那么孩子长期会保持站姿。

但是很显然,孩子将会选择更加舒适的方式来玩手机,比如趔在沙发上、躺在床上等等,而这些姿势对于孩子的身体生长是很不利的。

孩子身体的发育,需要孩子保持一种正常的姿势,也就是“站有站姿,坐有坐姿”,正确的姿势将会避免身体骨骼、肌肉等组织的异常受力,可以促进身体健康生长。而错误的姿势,会让孩子的某些组织受到较大的压力,时间一长,就可能会阻碍发育。

有医学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每天久坐超过 4 小时,脊柱侧弯等骨骼发育异常的风险增加 2.5 倍。

比如孩子一直趔在沙发上看手机,就可能会让孩子的脊椎出现异常受力,产生痛感,甚至发生脊柱侧弯等问题。

所以,从小玩手机的孩子,很可能身体生长态势较差,而不玩手机的孩子,更容易变得“亭亭玉立”、“高大挺拔”。


④体质差距

在特殊时期刚过去的那段时间里,很多人都发现,我们的孩子似乎身体素质都下降了很多。

不少人都说这是特殊时期留下的后遗症,但实际上,这和孩子一直闷在家里用手机学习、娱乐、交流都有关系。

之前看到过有人分享自家孩子的状态:“疫情前,孩子跑得找不到人。疫情后,孩子在校跑操都跟不上。”

其实,这就是因为孩子长期接触手机,导致孩子经常缺乏必要的运动,从而导致自身的各项机能退化导致的。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儿童青少年缺乏身体活动,会导致肌肉力量、心肺功能等下降,还可能会增加肥胖等疾病风险。

所以,孩子从小玩手机的话,身体素质将会降低,不仅力量、速度、反应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而且自身的免疫能力也会受到干扰,变得容易生病。


⑤学识差距

很多人觉得,手机是查阅信息的首选工具,孩子遇到了学习上的问题,直接拿手机上网搜,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解答,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效率。

确实,如果孩子能够正确地使用手机,那么手机对于孩子的学习帮助是很大的。

但是,我们能够发现,但凡是能够正确使用手机的那些学霸们,并不是从小就接触手机的,而是在建立了基本的是非观念意识之后,受家长引导接触手机的。

而那些从小玩手机的孩子,在接触手机的时候,其思维尚属发展阶段,对于是非曲直的认知还非常的不健全。

所以根本无法正确地使用手机,反而会被手机中的强刺激信息“霸占”思维。

也就是说,从小玩手机的孩子,其学识反而会比较差,因为他们的思维会被局限在错误的方向上。

而那些不玩手机的孩子,才能够很好地接受各种教育,建立正常的知识库。


结语

在这个科技浪潮汹涌的时代,手机如同一把双刃剑悬于孩子成长之路。

从小“玩手机”与“不玩手机”的孩子,短短几年间,在视力、心性、生长、体质与学识等多方面便已泾渭分明。

家长们需深刻认识到,合理把控孩子接触手机的时机与时长,至关重要。

别让手机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而应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让其助力孩子奔赴光明未来,收获截然不同的精彩人生。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