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李芳/文图
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乙巳蛇年,我们迎来了首个“非遗版”春节。为引导学生深度发掘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切身感受郑州地铁为城市发展注入的崭新活力,寒假前,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依据“双减”政策,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将寒假作业与“非遗”“地铁”元素巧妙融合,精心设计了“坐着地铁寻年味儿”主题寒假作业。
为展示学生作业成果,同时深入了解非遗在新时代迸发的焕新力量,新学期开启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寒假主题作业展在文绿校园拉开帷幕。此次作业展以“非遗里的中国年”为主题,设置“年知识小讲堂”“年俗文化设计展”“非遗作品展”“互动体验区”“热闹街市区”等不同单元,通过班级和校级两个层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学生寒假作业成果。
手绘地铁线路图:体验沿线年俗
寒假期间,同学们自主规划郑州地铁线路图,穿梭于各个站点之间,亲身感受沿线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乘坐地铁3号线,郑州文庙站的火龙舞表演中,金红绸缎在铁花星雨里翻腾;乘坐地铁8号线,绿博园站绚丽多彩的花灯展,绽放艺术的魅力;乘坐地铁10号线,二砂文化创意园的泥塑台前,孩子们正捏着胖墩墩的泥泥狗;乘坐地铁5号线,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的庙会上,剪纸、糖画传递传统文化的细腻;乘坐地铁4号线或6号线,人潮涌动的金融岛站,1600℃以上的铁水泼向夜空,绽放非遗里的璀璨星辰……同学们沉浸在这些地铁串联的文化站点,在传统习俗里感受浓浓的非遗年味。
非遗作品设计展:绽放年俗盛景
祭祖、拜年、贴春联、逛庙会、赏中华戏曲、尝传统美食……这些藏在非遗里的中国故事,正以从容姿态走向世界。寒假期间,同学们参与其中,既过辞旧迎新的“时间之年”,更过向上向善的“文化之年”。
在年俗文化设计展区域,汇聚了众多精美的非遗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同学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创新设计,更彰显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互动体验区和热闹街市区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同学们在杂货小铺里挑选心仪的商品,在冰糖葫芦摊位前品尝甜蜜的滋味,在画蛇添福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在投壶、拓印、猜灯谜等互动交流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年俗知识小讲堂:做春节代言人
为弘扬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与热爱,老师们别出心裁地设立了“年”知识小讲堂这一主题区域。同学们满怀激情地化身为非遗春节代言人,通过细腻生动的绘画、饱含深情的文字、条理清晰的研究报告、真实记录的照片以及动态直观的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讲述了春节的由来、习俗和传说,生动地揭示了“过年”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奥秘和魅力。
此次寒假主题作业展,不仅是对学生作业效果的全景式反馈,更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文绿学子通过沉浸体验、动手制作、讲解宣传等方式打开非遗,用实际行动证明:非遗传承不是历史的复刻,而是一场精彩与文明的共舞。展望未来,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将继续以非遗为舟,以文化自信为桨,激励更多学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