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钰倩 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临床营养科 营养师 审稿:冯丽君 浙大邵逸夫医院营养科主任。
文章来源:邵逸营养食之有理
已授权《临床营养网》转载
甜菜碱最早在19世纪在甜菜中发现。甜菜同甘蔗一样起初是被用于提取蔗糖使用,甜菜碱主要存在于甜菜糖的糖蜜中,故而得名。
什么是甜菜碱?
是一种季胺型生物碱,是甘氨酸的三甲基衍生物,所以也被称为N,N,N-三甲基甘氨酸。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大部分动植物及微生物中。
20世纪40年代起,甜菜碱就被广泛添加到畜禽和水产动物的饲料中,用来促进动物生长、改善酮体品质。越来越多的研究也显示甜菜碱对人体改善体成分、防治慢性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将甜菜碱新纳入了营养素摄入标准之中
甜菜碱的生物学作用
提供活性甲基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Hcy是一种氨基酸,当高水平存在时,与心脏病、中风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有关。甜菜碱可以提供一个甲基使Hcy甲基化为蛋氨酸,从而有助于 维持血液中Hcy的健康水平。
节约蛋氨酸,促进蛋白质合成
蛋氨酸是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氨基酸。甜菜碱有利于组织蛋白质合成,显著增加肝脏和肌肉中粗蛋白含量。
甜菜碱已被证明对运动表现和肌肉力量有潜在的好处。一些研究表明,补充甜菜碱可以提高耐力,减少疲劳,增强肌肉力量,对肌肉减少症有着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国内一项队列研究表明血清甜菜碱含量较高与瘦体重百分比升高和低瘦体重风险降低有关(表现在男性上),同时发现对肥胖相关的肌肉减少症有益。
促进脂质代谢,抑制肝脏脂质沉积
促进磷脂酰胆碱(PC)合成,PC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VLDL 是把甘油三酯从肝内运输到肝外的主要形式。因此,甜菜碱可促进肝脏脂质向肝外的转运,从而抑制肝脏脂质沉积。此外甜菜碱还有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的功能。
甜菜碱对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都起到了一个积极的预防作用。
调节细胞渗透压,减轻环境应激反应
甜菜碱具有双极两性离子特征和良好的水溶性,是重要的 有机渗透压调节因子。 增加细胞的保水性、降低水分子对蛋白质的溶解性,从而稳定蛋白质结构。
如甜菜碱在肾组织中起主要渗透压作用,从而保护肾髓质细胞免受渗透应激,并能够控制浓度梯度和尿液中代谢废物的积累, 保护细胞免受高浓度电解质和尿素的侵害。
人体甜菜碱的来源
甜菜碱的内源性合成一般不足以满足日常需求。因此,通过食物摄入甜菜碱是非常有必要的。
谷物和谷类制品是人类营养中甜菜碱的主要来源。
小提示: 烹饪过程中甜菜碱的损失可能在60-80%之间。
甜菜碱的食物来源:
甜菜碱的推荐摄入量:
甜菜碱作为人体重要的甲基供体和有机渗透压调节剂,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甜菜碱有助于降低 Hcy 水平,维持Hcy 正常代谢的人群干预研究发现每天补充1.5g甜菜碱可获得降低Hcy 水平的健康效益。
中国营养学会认为甜菜碱的特定建议值(SPL)为1.5g/d。
特定建议值: 以降低成年人膳食相关非传染性疾病风险为目标,提出的其他膳食成分的每日摄入量(水平)。当该成分的摄入量达到SPL,可能有利于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或死亡率。
摄入4g/d以上的甜菜碱可能增加血脂紊乱的风险。因此,建议个体从膳食和补充剂中摄入的甜菜碱总量应小于4g/d。
我国人群膳食甜菜碱摄入量的调查数据相对较少,且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差异。如上海男性和女性的膳食甜菜碱摄入量分别是79.1和52.5mg/d,广州居民膳食甜菜碱的平均摄入量达到259mg/d。
考虑到过多摄入存在血脂紊乱风险,建议在额外补充甜菜碱前咨询临床营养师。
总结:
每日适当摄入甜菜碱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潜在健康益处,对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促进蛋白合成、抑制肝脏脂肪沉积等有着重要作用。
甜菜碱特定建议值(SPL)为 1.5g/d,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4g/d。
注: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2]Dejan Dobrijević , Kristian Pastor , Nataša Nastić,et al.Betaine as a Functional Ingredient: Metabolism, Health-Promoting Attributes, Food Sources, Applications and Analysis Methods[J].Molecules. 2023 Jun 17;28(12):4824.
[3]Bi-Xia Huang , Ying-Ying Zhu , Xu-Ying Tan,et al.Serum betaine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low lean mass mainly in men in a Chines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ommunity-dwelling population[J].Br J Nutr. 2016 Jun;115(12):2181-8.
《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截止到 2025 年 2 月 20 号上午 8:00 时,本平台关注人数为:391351 名。更多信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