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

原标题:黎以局势向何处去

毕振山

2月18日是以军撤出黎巴嫩的期限,但以色列并未完全从黎巴嫩南部撤军。黎巴嫩领导人18日发表声明,要求以色列遵守相关国际决议。有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目前得到美国的支持,而黎巴嫩政府尚未有效掌控局势,黎巴嫩真主党又无实力再战,这意味着黎以停火协议可能会继续维持,但以色列暂时不会放弃对黎南部的干预。

黎巴嫩总统奥恩、总理纳瓦夫·萨拉姆、国民议会议长纳比·贝里2月18日举行会议,讨论黎巴嫩南部局势及以色列违反国际决议的行为。会后发表的声明指出,黎方将全面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并谴责以色列多次违反决议。声明说,以色列对黎巴嫩任何一寸领土的占领均属非法,必须承担相应的国际法律责任。声明还说,黎方将向联合国安理会正式提交请求,要求采取必要措施,制止以色列的违法行为。

同样在2月18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发表声明称,以军仍将留在黎巴嫩南部包含5个据点在内的缓冲地带。卡茨说,黎巴嫩真主党必须完全撤出利塔尼河沿线,对于黎巴嫩真主党的任何侵犯行为,以军都将继续采取强有力回应。

在此之前,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卡西姆要求以色列在2月18日这一最后期限前从黎巴嫩南部撤军。卡西姆说,如果以色列继续占领黎巴嫩南部,真主党可能采取行动。卡西姆还表示,黎巴嫩政府应该施加压力促使以军撤出黎巴嫩。

以军决定继续留驻在黎巴嫩境内,意味着此前达成的黎以停火协议再次未能落实。

2024年11月27日,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达成的停火协议生效。根据协议,黎巴嫩真主党及所有黎巴嫩武装团体承诺不对以色列发动任何攻击,以军停止对黎境内目标的军事打击,黎安全部队和军队将是被授权在黎南部携带武器或进行部署的实体。与此同时,以军应在60天内、即2025年1月26日之前逐步撤离黎南部。

然而在此之后,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多次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1月24日,以方以黎方未全面执行停火协议为由要求推迟撤离,美国随后宣布将以军撤离期限延长至2月18日,得到黎巴嫩方面同意。

2月18日之前,以军已经从黎巴嫩南部大部分地区撤离,黎巴嫩军队随后进驻以军撤离的地区。不过,以军并未停止在黎南部的军事行动。2月15日,黎巴嫩真主党无人机部队负责人在以军空袭中身亡。2月17日,以军宣称在对黎南部的空袭中打死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行动部门在黎巴嫩的负责人。

有媒体分析指出,以军之所以未在协议规定期限内撤离黎巴嫩,主要还是想继续对黎巴嫩真主党进行打击,防止真主党东山再起。以军发言人绍沙尼表示,以军留驻5个据点是“暂时措施”,为的是继续保护以色列居民,防止出现对以色列的直接威胁。从以军的战略目标来看,以色列北部居民安全返回家园前,以军针对黎巴嫩的军事行动恐怕不会停止。

按照以色列方面的说法,以军继续留驻的决定与美国方面进行了协调。美国既是黎以停火协议的监督方,也是以色列的支持者、黎巴嫩军队的赞助者。从这一方面来看,美国或许不希望看到黎以战火重燃。

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刚刚批准向以色列提供重型炸弹,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希望同以色列一起对伊朗施压。在此情况下,美国很可能会支持以色列的安全诉求。与此同时,黎巴嫩新总统和新总理上任时间不长,国内百废待兴,既无意愿也无能力与以色列发生冲突。黎巴嫩真主党也没有从重创中恢复。因此,今后一段时间黎以再次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并不大。

从长期来看,黎以局势走向会与加沙局势和黎伊关系密切关联。

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二阶段谈判近日遭遇挫折,特朗普“清空加沙”的计划在阿拉伯国家遭遇反对,埃及等国正在谋划新的加沙重建计划。如果加沙停火协议不破裂,那么黎以局势也可能会保持平静。

黎巴嫩和伊朗的关系目前比较微妙。以军近期指认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利用往来伊朗和黎巴嫩的民航班机“走私”资金,以重新武装黎巴嫩真主党,以军还称真主党通过贝鲁特国际机场接收伊朗的武器。黎巴嫩政府因此在2月13日和14日禁止伊朗航班在贝鲁特国际机场降落,伊朗随后禁止黎巴嫩飞机从伊朗接回数十名黎巴嫩公民。黎巴嫩真主党2月16日发表声明,要求黎巴嫩政府撤销禁止伊朗航班降落在贝鲁特国际机场的决定。

分析人士认为,受黎以冲突以及叙利亚局势突变影响,伊朗对黎巴嫩局势的影响力减弱。而在黎巴嫩国内,新总统被认为与沙特和西方国家关系较好,黎巴嫩真主党的地位遭到削弱。如果这一趋势延续,那么黎以关系就可能继续缓和,反之则有可能随时激化。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