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有的人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事业,赢得晚辈们的尊敬,被尊称为艺术家。
如今有的已经近百岁,这些老艺术家您们认识几位?
一:赵汝平
赵汝平中国影视界的艺术家,如今已经94岁了,他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二级演员,在参军的时候加入过文工团。
赵汝平还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名誉理事以及元演员剧团团长,他的作品是无数人的回忆。
赵汝平出演的《闪闪的红星》成了一部经典之作,成了后人学习的榜样,在剧中他饰演了红军战士潘行义,同时也是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潘冬子父亲。
赵汝平将军人精神和做为父亲应有的榜样,在剧中表演的栩栩如生,给整个影片注入了灵魂,之后又出演了《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中永生》等等都成了经典之作。
赵汝平一生荣耀无数,获得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在电影界荣获了第十四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
现如今已经快百岁了,风采依旧不减当年,他对待艺术的执着和认真,成了无数人学习的榜样。
二:于洋
于洋在中国的电影历史上的作品成了一代代人的回忆,他塑造了无数经典影视作品,还是中国的革命英雄,他的人生更像是一部电影。
于洋在小的时候,家里特别穷,没想到厄运专挑苦命人,于洋的爸爸和哥哥都离世了,对他来说打击很大,从此便和母亲相依为命。
后来参加了革命队伍,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奋勇杀敌,立下了无数战功,革命的生涯经历,锻炼出了他坚强的意志。
战争结束后,他选择了影视行业,就这样成了中国的第一批演员,做事认真,意志坚定的性格让他在影视行业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于洋的性格不允许自己饰演的角色有一点瑕疵,每一个角色都注入了灵魂,看了让人回味无穷。
于洋在事业上很敬业,慢慢的成了众所周知的大明星,事业上是有所成就了,爱情上也很美满。
在工作中认识了同样是演员的杨静,两人从相识到相知,一步步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生了一个儿子,一家成了众人都羡慕的对象。
一切似乎都在慢慢变好,没想到于洋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遭到了冷藏,事业也彻底的跌落到了谷底。
更让人悲痛的是,他们的儿子因病离世,不久后妻子也因病离世,面对重重打击,于洋并没有被击垮,一直积极的面对生活,于洋的精神成了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三:王心刚
王心刚在中国电影界有着“一代男神”之称,当时的王心刚一人就能在电影节顶起一片天,名副其实的“电影界的顶流鼻祖”。
王心刚在大连出生,那时候九一八事变刚结束,东三省被日军占领,小的时候就必须学习日语,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侮辱。
王心刚小的时候就很清秀儒雅,喜欢文艺,但他清楚保卫国家更重要,一心想要参军报国,终于他成了,但是新中国成立了。
新中国成立后王心刚就参加了沈阳的文艺骨干训练班,想要实现自己的文艺梦,可是父亲却极力反对。
王心刚不顾父亲反对,参加了训练班,毕业后又去参军,并且加入了文工团,在部队经常积极的参加各种演出。
王心刚凭着自己的努力,在部队慢慢的成了台柱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了,只有一天一个敲门声改变了他的命运。
王心刚和往常一样在宿舍,突然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是一位陌生人,来人直接表示自己是长影厂的,来找王心刚。
王心刚激动的说:“我就是你要找的人”,没想到来人是导演朱文顺,直接表示自己有部戏需要王心刚这样英俊帅气演技又好的人。
就这样王心刚正式出演了第一部影视作品《寂静的山林》,在里面饰演了特工,掀起了一阵波澜,并且在当时这部影片就成了教科书。
第一部影片的一致好评,更加坚定了他要在电影界走下去的决心,后续便陆陆续续的出演了多部作品,都成了经典之作。
王心刚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明星而骄傲过,他认为做为一名演员就是好好演戏,就这么简单,他精湛的演技和敬业精神,再加上无可挑剔的人品,让他当上了八一电影厂的副厂长。
王心刚依旧不断拍戏,直到在拍摄《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后,感觉身体不适,这时候他意识到自己老了,机会应该留给年轻人,慢慢的开始淡出娱乐圈。
四:俞明
俞明出生在香港,家里人都是在娱乐圈工作,哥哥是香港著名导演俞亮,嫂子也是演员,功夫巨星李小龙是他的姐夫。
俞明在哥哥的引荐下进入了娱乐圈,参演了第一部作品《第一号战犯》,从此开始活跃在娱乐圈。
俞明起初的时候只是演一些反派角色,后来经过刻苦钻研,终于有了自己的风格,那就是鬼马喜剧风格,这也让他在娱乐圈开始大火,深受观众喜爱,也成了喜剧的鼻祖。
俞明也成了一个时代的符号,亲身经历了香港电影的兴起,他后来参演的《黄飞鸿》系列,成了无数人的回忆。
俞明精湛的演技,和独有的喜剧风格,成了香港电影界的宝贵财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得不退出娱乐圈。
俞明在娱乐圈的贡献非同小可,他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他对工作的认真值得后人学习。
五:游本昌
游本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一部《济公》火遍大江南北,无人不晓,身为国家一级演员,他的演绎生涯像是一部传奇之作。
《济公》视乎成了游本昌的标签,《济公》之后,游本昌似乎像是消失在了娱乐圈,直到出演《繁花》再次进入观众眼里。
其实不然,游本昌一直在为影视事业默默的付出,名和利对他来说早已看淡。
游本昌出生在江苏,小的时候就有着像播音员一样的嗓音,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演讲比赛,并经常获奖。
游本昌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电影,常常闹着父母带他去看电影,自己还经常模仿演戏,更是经常自己编故事自己演。
为了深造自己的演技,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学习,一次机会接到了一个小角色,但是没有一句台词,只有几秒钟的表情。
游本昌很认真的对待这次演出,翻阅了十几本的资料,短短几秒的表情,被他演绎的完美无缺。
在游本昌那个时代,其实电影业并不发达,演了很多角色,但依旧无人知晓他的名字,直到一次机会接到了《济公》这部戏开始大火。
游本昌为了演好济公的角色,自己设计形象,原本导演给他的是新的僧袍,游本昌觉得不贴合角色,于是就将衣服剪烂,还将自己的脸弄脏。
游本昌的敬业精神,让所有人都敬佩,随着《济公》的热度减退,游本昌业慢慢的淡出了观众的视线,从此观众对他的印象就是疯癫和尚。
其实游本昌并没有退出娱乐圈,而是默默的演戏,火不火对他来说不重要,兢兢业业的演戏才是他想要的。
游本昌曾经还自己卖房买剧本,他觉得好的作品不应还被埋没,而且即便游本昌年事已高,也从未放弃锻炼,时时刻刻在为演戏做准备。
直到《繁花》的出现让游本昌在次上了热搜,在拍摄《繁花》时,游本昌已经年近九十,可以就在棚里待十几个小时,想必现在的年轻人都难承受。
游本昌的敬业让所有人敬佩,他还获得了中国国际话剧院认真的“终身荣耀艺术家”,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六:胡松华
胡松华是中国内地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同时还是中国交响乐团国家一级演员,如今已经九十多岁依旧坚持演出,让人敬佩。
胡松华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里,从小父母就对他望子成龙,想让他在绘画领域发光,直接请了绘画界的大师给他当老师。
胡松华在绘画上也很有天赋,之后考进了华北大学,意外的是命运发生了转折,胡松华的才华被学校的文艺团赏识到了。
从此就活跃在文艺团,开始了唱歌生涯,还被专门派去学习民族歌曲,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放到了胡松华的肩膀上。
胡松华没有辜负众望,一首《丰收》火遍大江南北,事业上胡松华用努力换来了成功,为了推广艺术,胡松华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
慢慢的胡松华下定决心要培养学员,传承中国歌唱艺术,可是那时候经济都不好,国家更不可能大力资助。
胡松华将自己的车和房都卖了,成立了培训室,培养了出来一批批的优秀学员,为民族音乐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
这些老艺术家们,每一位都值得敬佩,他们的精神一定会永存的。
资料参考:2016-12-12黑龙江新闻网——胡松华:人老歌更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