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
阜南县2000多名干部
化身“用工红娘”
将工厂流水线岗位
转化为乡亲们“家门口”的幸福工作
翻开阜南的招工日志
每一页都记录着
当地“留人”的生动实践与创新举措
在阜南经开区的仅一精密制造生产车间,年产30万台(套)新能源汽车零配件项目已步入大规模量产阶段。然而,半月前,企业还因订单增加、用工缺口大而焦虑。仅一精密制造(阜阳)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刘银表示:“因客户订单量大,非常担心年后工人返岗情况。”
破题,从一本写满民生期盼的“招工日志”开始。在这本笔记本的三页“招工日志”上,从举办招聘会到召开对接会再到发布招工信息等工作流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招工日志的主人是安徽阜南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张雅梦,她也是仅一精密制造(阜阳)有限公司的对接“服务员”。年前,她留意到这家企业订单不断增加,预判来年用工量必然大幅上升,便将这些情况详细记录在自己的“招工日志”中。
左一张雅梦 右一刘银
张雅梦说:“这是我的工作日志。从年前小年开始,我们的招工工作就已经启动。事情较多,为防止遗忘,我将所有要做的事情列成表格,每天都会对照表格,确保当天任务完成。”
张雅梦告诉记者,自两年前比亚迪在县里投资建厂后,30多家配套企业也随之入驻。一年总计两万多名的招工量,大部分集中在春节前后。从那时起,她便成为春节招工“小分队”的一员。记者采访时,按照“招工日志”的安排,解决完仅一精密制造的用工问题后,张雅梦又匆匆赶往比亚迪招工现场。
“今天人数是否已超600,你确定吗?”核对每天比亚迪工厂的招工数量,是她“招工日志”上每日必做的任务。为保障这家企业一万多名工人的招工需求,张雅梦早早组织开展宣传推广,吸引求职者,同时优化流程设置,最大程度提高应聘效率,想尽办法让大家找到心仪的岗位。
阜阳弗迪科技有限公司第十五事业部气囊工厂招聘人员张秋晨介绍:“从求职到应聘成功,再到体检、上岗培训,所有环节的一条龙服务缩短了我们的周期,为求职者和企业都带来了便利,成功率能达到80%以上。”
求职者杜甜甜说:“符合用工条件的话,一天之内就能办理入职,非常方便。”
张雅梦说:“别看‘招工日志’只是一份简单的任务清单,背后每一项任务都关乎着一家企业的发展、一个家庭的幸福,丝毫马虎不得。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和同事商量后,直接把工作地点改在了企业一线。”
“哪怕在生产一线,有一张桌子、一个板凳、一个插线板,我们也能现场解决所有问题。”张雅梦说。
春节八天假期
阜南县累计派出2000多名
像张雅梦这样的政府工作人员
帮助群众就业、助力企业招工
他们的努力换来了亮眼的成绩:
全县90%的企业
在正月十五前满员复产
比往年提前了整整10天
像张雅梦这样的
“用工红娘”穿梭在生产线间
用他们沾满汗水的工作日志
书写了县域经济的转型密码
从“输出劳动力”到“留住生产力”
从“候鸟迁徙”到“筑巢引凤”
阜南的实践印证:
服务力度就是发展速度!
记 者 | 程刚
通讯员 | 吴魁 徐娜
编 辑 | 刘超然
审 核 | 张 杰
来 源 | 阜阳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