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沪上不少重点企业迎来了返岗用工高峰期。2月14日,奉贤区以一场跨越2600公里的暖心行动,拉开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序幕——120名来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五县的务工人员乘包机抵沪。2月19日上午,记者从奉贤区人社局了解到,这批务工人员已经相继来到当地11家企业,正式就业上岗,帮助企业冲刺“开门红”。
上午9点,在西渡街道的上海京嵘科技有限公司,来自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的茶金科已经在新岗位上开工了。因为熟悉平车技术,48岁的茶金科在奉贤赴大理五县的专场招聘上一眼相中了这家纺织企业。从上周五深夜抵达奉贤到这两三天的入职、熟悉工作环境,茶金科已经可以独立上工,俨然一副“熟练工”的模样。“基本平车工序我在老家就做过了,我只需要熟练一下就可以了。”因为从来没来过上海,茶金科刚刚来到奉贤时,心情还是有些忐忑,但如今,他已经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据了解,此次也是上海京嵘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参与奉贤 • 大理2025年春季劳务协作活动。该企业总经理张文明介绍,开年后企业的订单量上涨,他们急需一批年轻的员工。因此此次他们招聘了13位大理务工人员,其中大多是“90后”“00后”年轻人,均为首次来到上海打拼,年纪最小的仅20岁。虽然没有太多经验,但企业为他们提供了一对一的师带徒培训和优质的食宿条件,让年轻的务工人员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干劲和憧憬。
“这个搭针这样,然后手放在这里,把衣片拿起来,放松点不要拉紧……”在套口车间里,“00后”陈娅丽正在师傅的带教下学习套口技术。她告诉记者,这次是和家里的姐弟四人一起出来打拼,表弟李翔川在蒸烫车间当学徒,也是这批大理务工人员里最小的一位。这几天,20岁的男孩已经快速适应了这个新岗位,“上海是一线城市嘛,就想在这深造一下,把这个熨烫学会了也算是相当于学一门技能了,以后也能更好地生活。” 谈及这座他全然陌生的大城市,李翔川觉得有温暖,有期待:“这里住吃都挺不错的,食堂的饭菜很香,宿舍也有空调,晚上睡觉也睡得很舒服,好像没有想象中的不适应。”
截至记者发稿前,今年首批120名来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务工人员已全部就业上岗。据奉贤区人社局副局长朱虹介绍,此次新一轮的劳务对接活动,相比往年更精准、更人性化。此前,他们就已经提前通过岗位筛选、岗位安排、线上面试等一系列工作,为这些有需求的大理务工人员提供了从“出家门”到“进宿舍”的全程闭环服务,让他们在开年后“下机”即“上工”,“在岗位的安排上,我们尽量安排老乡带老乡,老手带新手,这样他们无论从生活上还是技能上,可以更快地适应我们现在的岗位和环境,更好地融入奉贤的生活和工作中。对于原来应聘的一些岗位,如果他们工作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匹配度不高不适应的话,48小时内我们也能提供给他们新的岗位,确保他们在奉贤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朱虹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温暖举措,让他们能在奉贤留得下、稳得住,同时又有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未来。
记者:吴口天 陈嘉
通讯员:刁晓庆(西渡街道)
编辑:王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