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逸梅( 1895.10.19—1992.7.11),著名文史掌故大家。原姓鞠,幼年因过继给外祖父而改姓郑,名愿宗,字际云。祖籍安徽歙县,后外祖父因避乱寄籍苏州,遂为苏州人。1913年投稿《民权报》,始以“逸梅”为笔名,后以此为字行世。前人梅花诗中常有“纸帐”“铜瓶”之词,郑逸梅借此名其书斋为“纸帐铜瓶室”,而自号“纸帐铜瓶室主”。郑逸梅喜写短篇,述事说理“词约而意长,语简而味永”,深受读者厚爱,一时大小报章争相约稿。此类文章尤适用于报刊补白,故郑逸梅渐有“补白大王”“郑补白”之称,“无白不郑补”之说,时人有诗赞曰:“掌故罗胸得几人?并时郑陆两嶙峋。”(陆即陆丹林)
若从最初在《民权报》发表文字算起,至谢世,郑逸梅笔耕不辍整整八十载,著述近五十种,累累千余万言。他博闻强识,近代文史掌故了然于胸,应对援疑质理,无不应答如流;在近现代报刊、南社等领域颇有建树,创作短篇小说,翻译外国文学,编写电影剧本,主持报刊笔政,教书育人,皆有所成就;又富于收藏,名人尺牍、折扇、书画册叶、印章古泉等无不涉猎。郑逸梅曾说:“我所爱好的,是山水、花木、骨董、字画、金石、典籍;如果有人招我去游山玩水,看花读书,摩挲吉金乐石,检阅坟典异书,我就兴奋的了不得,大有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的概状。”可见其兴趣之广泛。主要作品有《逸梅小品》《花果小品》《逸梅丛谈》《南社丛谈》《艺坛百影》《艺林散叶》《艺林散叶续编》《书报话旧》《清娱漫笔》《人物和集藏》《逸梅收藏名人手札百通》等。
郑逸梅善为小品文,清言霏玉,妙语连珠,内容丰赡而意味隽永,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阅其文,识其人,掌故撑肠,有趣有识。于花木多有偏爱,曾不止一次说自己是有花木癖的。他说,花木怡情,养目又养性,“在精神上所起的慰藉作用,也许会超过参茸及维生素 C”。所著《花果小品》是花果方面的经典之作,一版再版,而后人亦多有引述。
1934年2月4日《岁寒三友话》(一)《松》
郑逸梅在编辑《金钢钻》报期间,“约有二三年,每天撰一篇短文,列入《清言霏玉》 ”。此栏目中有关花果的文章“连篇累牍”,增删调整后又加入部分新撰文字,结集为《花果小品》,1935年由中孚书局出版。该书封面为吴湖帆题签,钤“丑籎长寿”印,画家张荻寒绘水仙、腊梅、南天竹及香橼、橄榄之类;扉页为江亢虎题写;扉页之后为周瘦鹃、朱天目所作二序,玉蝉砚斋主蔡震渊绘、心汉阁赵眠云藏《花果小品》图四帧;首篇《梅花》,首行有冯超然题写书名。全书前花,自梅花至松,春萱秋蕙、夏蕖冬茶;后果,自甘蔗至葫芦,沉李浮瓜、交梨火枣;末附《香国附庸》:共计一百多篇。举凡花果的掌故,前贤吟咏的诗文多有搜集,灿灿群芳,离离嘉果,丰富非常。书虽篇幅不大,十余万言,但一时名家为之荟萃。但其后因“战事爆发,金融立趋紧急状态,致中孚突然倒闭”,而这本《花果小品》也因此“只见样书,无从正式发行,成为不了而了的特殊刊物”。虽然郑逸梅说,该书“没有机会和读者见面”,但是现在能搜寻到“民国二十四年四月十日出版”“民国二十五年二月再版”两个版本。此后又有华夏出版社 1988年版、中华书局 2016年版。
中孚书局1935年版
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花果小品》既出各版或为繁体而只有句读,或虽为简体而标点不完善,亦间或有手民之误等。我们编辑整理的基本原则是慎改,改必有据,非必要不出注。
本书的第一部分是以华夏版为底本,参考中孚版以及最初发表在报刊或收入文集中的版本,小心比勘异同,同时于旁征博引的文史掌故中,谨慎查核引用出处,校订谬误,未径改处则出注加以说明。作者著述中个别用字前后不一致,又或者与现在通行规范不合者,俱改为今例。
又据郑逸梅在《漫谈〈花果小品〉》等多篇文章中提及,其谈花说果的文章尽未收入《花果小品》,“散失不在少数”,引为憾事。郑逸梅爱花成癖,又喜游赏,尤爱园林之胜,闲暇时到处观花游园,因而留下多篇游记。今版按文索骥,搜辑增补其关涉花果、园林游记等文章三十七篇,作为本书的第二部分:一为应令时花组篇,从《水仙花》到《山茶》,是 1945年 1至 12月郑逸梅于《永安月刊》的《一月一花》栏目上的十二篇文章;二为《春笋琐话》《谈罂粟花》《谈合欢花》《百合》《林檎》《秋葵》《金钱花》《吴下之蓴》八篇,前三篇分别选自 1934年4月15日、1936年1月15日、1936年4月26日《金钢钻》报,中间一篇选自校经山房书局 1935年8月出版的《小品大观》,后四篇选自校经山房书局 1936年6月出版的《瓶笙花影录》,皆为《花果小品》未有之花果;三为园林或者私家游赏的记述,从《挹蕖小记》至《惋惜石湖荡的古松》,计十六篇,前十篇选自大东书局 1930年3月出版的《最新苏州游览指南》第七章《清游小志》,《古梅欣赏记》选自中孚书局 1934年4月出版的《逸梅小品》,《冒雨看花记》选自校经山房书局 1935年7月出版的《逸梅丛谈》,《黄园之菊》选自校经山房书局 1936年6月出版的《瓶笙花影录》,《记静思庐之昙花》选自 1943年第40期《永安月刊》,《纪石湖荡古松》《惋惜石湖荡的古松》则分别选自 1981年中州书画出版社出版的《郑逸梅文稿》和 199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艺苑琐闻》;四为庭园假山置石、花木栽植以及游踪所及的苏州园林的赏鉴长文《庭园之趣味》,作为“上海园艺事业改进协会丛刊”第五种,于1947年4月出版。
《花果小品(增订本)》目录展示
此外,围绕《花果小品》一书,郑逸梅亦撰有多篇文章,如前文提到的《漫谈〈花果小品〉》,还有《我是怎样撰写〈花果小品〉的》《我的花木缘》以及华夏版的出版前言,此四篇作为本书的第三部分。
《花果小品(增订本)》,中华书局2024年出版
《花果小品》(增订本)的出版得到了郑逸梅的孙女、海上书画名家郑有慧女士的鼎力支持,承其厚谊,特为本书绘制了多幅花果图,更撰文深情回忆祖孙日常。即将迎来郑逸梅诞辰 130周年,中华书局精心编选,增补文章四十余篇,增配大量花果画作,全彩精印,以此来纪念这位著名的文史掌故大家。(作者系中华书局上海聚珍编辑)
《花果小品(增订本)》内页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