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鲛俗称海兔、兔子鱼、带鲨、鼠鱼,是银鲛目、银鲛科动物的统称。银鲛起源古老,银鲛属软骨鱼纲,但是属于软骨鱼类中已发生变异的特殊分支,并且由于兼有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的特征,因而在学术上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银鲛约有28个种,长约60∼200公分,体色由银白色到灰黑色不等。共分三科︰银鲛科(Chimaeridae,包括称为兔鱼的种类,特征为吻圆或锥状)、叶吻银鲛科(Callorhinchidae,吻独特,呈锄状且柔韧,故俗称象鱼)及长吻银鲛科(Rhinochimaeridae,吻延长而尖,俗称长鼻银鲛)。由于遭受大量的捕捞以及生存环境遭受到破坏,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收录,濒危等级为濒危(EN)。
银鲛体侧扁而延长,向后渐细尖。头大,口小,吻柔软而略突。眼睛很大,位于上侧位。有趣的是它们的鼻孔在腹部位置,且位于口前。有2个背鳍,第一背鳍呈三角形,前方具一扁长硬棘;第二背鳍则呈狭长带状,有两个大而扁的胸鳍,臀鳍小,尾鳍窄尖呈鞭状。体表光滑无鳞。背为深灰或褐色,两侧较淡,腹部银白。一般体长为500~800毫米,大者可长到1米。像兔又像鼠,而且游速很慢,不太灵活。雄性银鲛具有在鱼类中有独具的辅交合器官︰由腹鳍分化而来的体外交尾器官(鳍脚或攫握器),用以将精子输入雌鱼体内。与鲨和鳐不同,银鲛体侧仅各有一个外鳃孔,并与硬骨鱼一样,覆有瓣片。
银鲛为冷温性中小型鱼类,栖息于2000米水深的海洋中,一般靠近海底,有时用鳍抵着海床休息。背鳍前端的刺连接毒腺,有助于银鲛自卫。银鲛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温带较深海区,在中国的南海、东海和黄海都有分布。游动能力差,易被捕获,离水即死。以小型鱼和无脊椎动物为食。银鲛冬季和生殖季节游向近海,大概在每年的春季交尾,卵生,卵壳黄色或褐色,长 200mm,椭圆形,前端尖,后端细长,产于淤泥海底中。卵大而长,且具保护硬(角质)壳。
银鲛和鲨鱼都属于软骨鱼,且与鲨和鳐类是近缘关系。银鲛从外部形态上看与鲨鱼的区别不大,但内部结构则与鲨鱼区别很大。它的脊椎骨没有椎体,脊索终生存在,在脊索周围的外膜上有石灰质环。它的上颌与脑颅愈合在一起,牙齿愈合成齿板固定于上、下颌中。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越来越多生物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以至于生存艰难,银鲛作为活化石,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这对于地球物种等的多样性有着非凡且重要的意义。
一起来关注未来24小时海况预报~
浙江海洋预报
2月19日20:00-2月20日20:00
浙江海域海浪大面预报
今天夜间,大面海域是中到大浪的水平,到了明天傍晚,杭州湾将会增大到0.8到1.4米的轻到中浪,浙北、浙中和浙南是三个海域将会增大到1.6到3.2米的中到大浪。
浙江所属海域的海况较差,中小型船只出海请注意安全。
滨海旅游区预报
明天,5个滨海旅游区中,南麂不适宜观光游览,其它4个旅游区都不太适宜海上垂钓和游览。
足不出户了解更多海洋资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浙江海洋预报网 (www.zjocean.org.cn)
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发布浙江海域海洋环境预报信息/
微信号 : zjhy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