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很多人第一次听说楼兰,估计都是从王昌龄那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里。可在盛唐那时候,楼兰早就成了大漠深处的废墟,诗里的“楼兰”也就是个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啦。
1900年3月,瑞典人斯文·赫定带着探险队在塔里木东端荒原地区的小河墓地,发掘出了一具古代女性干尸。赫定还挺浪漫,给她取名叫“微笑公主(又叫小河公主)”,还一个劲儿赞叹,说她衣着高贵,双目微合像刚入睡,鹰钩鼻漂亮,嘴唇微张露出洁白牙齿,给后人留下永恒微笑。这干尸和文物一出土,楼兰古国存在这事算是有了考古证明。但新问题来了,楼兰古国到底咋消失的,啥时候消失的呢?
关于楼兰古国的记载,最早能在《史记·大宛列传》里找到。书里说“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这“盐泽”就是新疆的罗布泊。你可别瞧现在罗布泊是片沙漠,几千年前那气候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当时罗布泊可是水草丰盛的淡水湖,周边的人民和文明可都是靠它哺育起来的。《魏书·鄯善传》也有类似记载,还提到到了北魏时代,楼兰古国改了名,还因为环境变化迁了都。而且从遗址发掘出的文书里,考古学家发现楼兰人用的文字叫怯卢文,文书里老出现“Kroraimna”或者“Krorain(克楼拉那)”,咱古汉语里没“R”开头的对音,就简化成“楼兰”了,后来大家就都用“楼兰”代指这一文明。
早期文明跟地理环境关系可大了,楼兰在大西北,应该是个跟着水草走的半耕半牧小部落文明,这也能解释为啥会迁都。新中国成立后,新疆考古研究所多次在楼兰古城及其周围考察,发现距今3800年前,楼兰文明就已经有了。说到楼兰人种,英国人类学家基思发现楼兰人有明显非蒙古人种特征,德国人类学家接着研究,确认楼兰人有明显印欧人特征,在公元1 - 3世纪的5具楼兰人头骨里,有4具是欧洲白种人的。
后来,在西汉年间,楼兰人开始在罗布泊、孔雀河附近定居,发展出城市文明。丝绸之路开通后,汉文化传过去,加速了楼兰从游牧到国家的转变。汉武帝那时候,楼兰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战略位置太重要了,处在塔里木盆地咽喉地带,谁拿到楼兰的控制权,就相当于能控制整个塔里木诸国。汉武帝明白这道理,派“票侯”赵破奴武力掳走楼兰王。楼兰没办法,只好派两个儿子,一个去匈奴,一个去汉朝当人质。到汉昭帝时,汉朝对楼兰控制更强了,公元前77年,楼兰王被杀,楼兰国迁都改名鄯善国,又立了新王。从这以后,楼兰城就成了汉朝在西域的军事基地和屯田重地。
按说这楼兰古国发展得还不错,咋就神秘消失了呢?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时期,国家或者文明消失也不算新鲜事,就像印第安文明,挡不住西方的长枪短炮,现在就剩下几块殖民者给的保留地。楼兰从公元前2世纪出现在历史典籍里,到公元4世纪就慢慢没了踪影。考古学家在楼兰遗址找到最晚有年代的汉文木简是建兴18年,也就是公元330年,这木简里提到最后一位楼兰古国国王是伐色摩那,在位时间大概是公元321 - 334年。
关于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有一种说法特别新奇,说是受了拉拉蛄的影响。这“拉拉蛄”也叫“蝼蛄”,可不是“娃娃虫”啊,它属于直翅目蝼蛄科蝼蛄属。现在蝼蛄大概有4种,东方蝼蛄、华北蝼蛄、台湾蝼蛄和普通蝼蛄,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是按地域分的。蝼蛄身体狭长,脑袋小,呈圆锥形,复眼小还突出,有2个单眼。每种蝼蛄体型、颜色不太一样,但都喜欢昼伏夜出,气温合适的时候白天也活动,午夜前后出来找吃的,还喜欢光。蝼蛄专门啃食植物种子,刚发芽的种子、幼苗的根和茎叶它都不放过。啃庄稼的时候,它还在土层表面钻来钻去,让幼苗和土壤分开,庄稼就因为失水死了。很明显,蝼蛄对咱人类来说,那就是害虫里的害虫,能让庄稼减产。有人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不少蝼蛄化石,就推测在西汉末年,华北地区的蝼蛄大规模飞到西北地区,打破了当地食物链。西北地区以前没见过蝼蛄,不了解它习性,没办法防治,楼兰人种的庄稼大量减产,只能搬到别的地方去。
不过这“拉拉蛄毁灭楼兰”的说法实在太让人难以置信了,谁能想到小小的蝼蛄能短时间内灭了一个国家呢?所以又有学者提出另外两种猜想。一种是河流改道让楼兰古国水土流失。前面说过,楼兰的水资源主要靠塔里木河。这塔里木河历史上可不安分,就像脱缰的野马,多次改道。
1875年,新疆巡抚刘锦堂派水利专家去探查塔里木河古道,发现罗布泊的主体“黑泥孩子”南迁到了库顺,面积“水涨时东、西长七八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河水和东北风带来好多物质在湖泊周围堆积,塔里木河及其支流被沙丘拦住,就改道向南注入台特玛湖。再加上气候干燥,罗布泊湖面蒸发快,面积大幅缩小。时间一长,罗布泊的水满足不了几百万人用,楼兰人只能搬走。河流水量减少对人类生存影响太大了,“水是万物之源”嘛,水源影响农牧业,这在楼兰遗址出土的文书里也能找到证据,羊皮卷上有上层人士号召大家节约用水,说明楼兰的水源确实越来越少。面对塔里木河改道,楼兰人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走向毁灭。
还有一种说法是楼兰亡于战争,准确说是外族入侵。一个文明的衰落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4 - 5世纪,丝绸之路国际贸易越来越兴旺,塔里木盆地的楼兰成了各国都想抢的肥肉。北面的柔然人和高车人很厉害,楼兰人抵抗也没用,就连保护楼兰的北魏孝文帝在公元472年都从西域撤军,专心搞汉化去了。《元和郡县图志》和《南齐书》都有记载,能想象当时的场景:公元492年左右,楼兰国内民生艰难,没水没粮,百姓面黄肌瘦。高车人一来,楼兰士兵抵抗不住被屠杀,楼兰城破,国王化装逃跑,百姓流落异乡,有的去了高车,有的到了北魏,慢慢和其他民族融合,楼兰就只存在于历史典籍里了。
楼兰就是个小国,没能力抵抗大危机。历史上消失的国家和文明太多了,真应了那句“适者生存,弱者淘汰”。现在国家用DNA技术,启动新疆第三代居民研究工程,想弄清楚失去家园的楼兰人到底去哪儿了。大家说说,你觉得楼兰古国消失的真正原因是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