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民政部权威发布了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仅610.6对,创下近45年来新低。


如上图是根据国家统计公开数据绘制的示意图,明显可以看出,短短10年左右的时间打了对折,2024年和2013年相比,已经只有峰值的45%了。


其实这个降幅还不是最惊人的,而是根据结婚年龄中位数,历年人口出生数,你会发现数据蕴藏的信息更惊人:当年1/3以上该结婚的人不结婚!


如上近40年人口出生最高峰是1986至1990年这段,近40年结婚对数量高峰是2012-2015年这段;与网络公开资料总结的中国初婚年龄中位数26-28岁是对得上的。

如1987年是人口出生峰值是2508万,2013年结婚峰值1346.9万对(10年前结婚年龄中位数是26左右)。从这个数据也不难看出,总结婚人数甚至是超过当年出生人数的,如2013年结婚人数相当于1987年出生总数的107.4%。其实这也说得通,那个年代计划生育有超生游击队,社会治理能力和信息技术也不像现在发达,统计数据未必准确。

而按照这一口径对照计算,2024年结婚人数,如27岁中位年龄对应的是1997年的出生人口,结婚比例只有60.2%;28岁中位年龄对应的是1996年的出生人口,结婚比例甚至只有59.4%。

是不是令人错愕?形势比很多人想的还严峻!10年时间,怎么变化如此明显?从超100%的人结婚,到只有60%左右的人结婚。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媒体常说的经济生活压力、房价高、彩礼多、工业文明生活方式转变和育儿成本等。

不少大V的解读文章和西方类比,说这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结婚,同样面临结婚率大降的问题。

这是答案吗?肯定有这方面的因素,但绝对不是全部。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中国及东亚地区在结婚率断崖式下降的同时,人口出生率也断崖式下降,成为了全球生育洼地。


如上是全球生育率排名倒数前10,不难看出基本上都是东亚国家或地区。显然不是简单用经济压力、生活方式变化能解释得了的。

而近段时间美国马厂公DOGE部大查账,曝光了不少黑幕,原本被某些人斥责为“阴谋论”的猜测,不少成为了呈堂证供。如美国黑手全球部署生化实验室培育生化病毒,制造疫情并以此捞钱;如美国黑手扶持ISIS、呼罗珊、博地圣科等恐怖组织等都被曝光。

那么一直以来西方盛传的“消灭垃圾人口”计划,是不是早已有组织成规模、成体系,有计划的实施?

有3个事一直印象深刻:


一是2020年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时,时任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日本国会上证言美欧白人对他奚落“这是黄种人的病”。

二是被称之为揭开西方崛起序幕的地理大发现,其初心是为了和富裕的东方特别是中国贸易;可当他们找到认为是“东方”的美洲后,怎么做的呢?杀光了当地印第安人。

三是二战时期,美国对日本人修了集中营,把日裔美国人都关了起来;可大家有听过美国对德国人修集中营,把德裔美国人都关起来的是没有?

注意上述3件事,其实有且只有一个共同点:黄种人。


不管是现代基因技术,还是流传在外的印第安人影像照片给人的第一印象,都知道印第安人与东亚黄种人关系不菲,不少的说法是他们由商朝后裔繁衍而来。

而对印第安人的灭绝过程,长达两百多年,其主要手段是贬低印第安人男性、降低结婚率、释放针对性病毒、挑动部落间战争、掌控粮食制造食物危机等等。

再回过头看东亚结婚率暴跌和生育率暴跌,是不是可以看到类似场景?

贬低东亚男性。

前两天,有留学女生被他白人友人残害,令人愤恨;可当其人社交媒体形象被公开后,网络间一下子风向急转;不少人再次开始用“巴西牛排”这个词来评论。

一个国内乖乖女,到国外怎么就成了巴西牛排?其实本不应该这里来用这个定义,这个定义已经是对欧美某个留学群体的群体画像。这种定义肯定有所偏颇,也是某些阴暗势力制造东亚地区男女对立的元素之一。

可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必须搞明白其产生的原因。其实道理很简单,看看东亚地区各大媒体广告、影视,是不是满大街白男+黄女配置?都说女性是偏感性的“视觉动物”,长期这么灌输,几个人撑得住?所以不只是东亚留学群体中大量出现“easy girl”,在东亚一线城市又何尝不是如此。如大连女大学生认识乌克兰电竞选手第二天,就不顾自己有男友的情况,与之做不可描述之事,事后还被乌克兰人发布视频。

你认为这种现象真的是一种无组织无计划的现象吗?美西方文娱圈影视剧,东亚黄种人特别是男性,几乎就没有正面人物。

这么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降低结婚率。

结婚率暴跌,根本原因绝对不是房价贵和经济压力。哪朝哪代,哪个年代没经济压力?哪个时代不需要花费养育成本?关键在于婚姻观念的剧变。

而婚姻观、婚姻观,本质是人类大脑和人心深处的一种观念,一种认知,是可以被干扰、引导塑造和影响的。如当今博弈战争领域,就有明确的认知作战概念。

再如对当下婚姻观形成冲击的几种社会运动,伪娘娘炮文化、女拳主义、男女对立互撕等等现象,绝对是影响力巨大。

2024年5月火爆全网的重庆“肥猫”事件,冲击波甚至蔓延到日韩东南亚。


虽然后面警方详细公布调查结果,“肥猫”和女主根本就不是网络所传那样,是正常的男女恋爱情感纠纷,经济上有来有往;但是与“肥猫”苦情戏的传播量相比,警方公布的真相受众范围,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产生什么后果?

婚姻市场出现“中国女人不靠谱”的认知。实际上,前段时间给某群体贴“巴西牛排”,也是强化这种认知的组成部分。

中国女性当然不是这样,她们坚韧、聪明有智慧,是建设中国的半边天。可上述标签事件的广为传播,绝对会给年轻人婚恋观带来严重破坏。


不只是如此,2023年夏天热映电影《消失的她》,故事原型是一件刑事案件,这种事估计全世界、古今中外都常有发生,历史演义也不少。可以现代影视、二手加工短视频、铺天盖地的影视广告宣传后,会给女性造成什么认知?

男人不靠谱、爱情不靠谱、婚姻不靠谱。

2024年结婚人数大降,绝对与上述两个“不靠谱”有关系。当然这个关系程度,或需要精细、广泛又长期的社会研究才能搞明白。

但有3个巧合很能说明问题。

1.伪娘娘炮文化,是自2016年开始在中国盛行。


2.女拳主义,女拳主义在中国兴起的时间主要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并在2010年代和2020年代逐渐发展并盛行,其中2014年前后开始规模化甚至产业化。‌‌

3.男女大规模对立互撕,同样始于2016年。

而技术上,短视频社交媒体崛起,也正是自2016年开始。从年龄上计算,出生于1995-1998这个年龄段,2024年结婚主力,刚好在那个时间段是少受家长老师管束,年少轻狂容易被外界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

释放针对性病毒。


这一点,中国情报机构,俄罗斯情报机构以及法、德科学家,都有过公开调查研究报告和预警。

如SARS病毒针对华人的“双96特征”,2009年的甲型流感疫情,始于美国,最初被称为美国猪流感,但根据数据,中国人的甲型流感致死率是美国人的30.7倍。

甚至包括最近致死多位名人的日本及东亚流感,里面有没有什么猫腻都需要调查。

挑动部落间战争。

虽然日本与我们血海深仇,但想必绝大数人都很钦佩第一代的战略远见,且随着时间后移,这种钦佩与日俱增。

那么我们想过没有,为何第一代决策不要日本赔款呢?

里面原因或许很多很复杂,但东亚内部少生乱,少生战绝对是重要考量之一。如去年新加坡香格里拉会议,我们再次强硬表示:绝不允许任何国家、任何势力在亚太生乱生战!

美洲两百年种族战争中,印第安人部落间内部不团结,彼此征战给了欧洲白人可乘之机,是他们被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把东亚中华文明圈当作一个整体,把当下各国视为各个“部落”,其实也未尝不可。而现有不少资料显示,日本军国主义几次侵略中国的进程中,美英犹撒势力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当下局势,我们也明显可以看出或感受到,美国在亚太挑选代理人,唆使蛊惑他们和我们血战一场的图谋昭然若揭,其中日韩菲,以及我们的台湾岛分裂势力,都是他们煽动的对象。


会发生什么?

2024年10月,数万以色列人到乌克兰东部“朝圣”,认为这里是他们的“应许之地”。斯拉夫人彼此厮杀,男人死光了,孤儿寡母守得住自己的土地?短时间或许可以,十年百年呢?再看看印第安人。

掌控粮食制造食物危机。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美国对于中国禁这禁那,对于事关稳定真正事关国家安全的粮食,却拼命要卖给中国,甚至倾销。

不只是针对中国如此,对日韩美国同样如此。美国在过去数十年各种手段轮番上阵,迫使日韩放开粮食市场,引入美国粮食食品。


为何如此?美国会如此好心?

不知道,但是大规模引入美国粮食十几年后,原本很能生甚至被美西方恐惧的生育能力,在近年成为了全球不孕不育率最高地区;也是东亚出生率成为全球洼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两者有么有关系?需要调查。而以当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要调查清楚,也是可行的。同时对于上面系统性贬低东亚男性,系统改变东亚婚姻观念降低结婚率,释放针对性病毒,挑动东亚内部战争,都需要如此。

既然中东沙特伊朗大对账,可以一定程度化解千年恩怨实现和解,那么东亚地区在面临域外势力恶意挑拨,风险急剧升高的背景下,更需要从种族存续的高度,寻找共识共同利益,大对账,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把促使东亚变为全球生育洼地的根源和历史,真正搞清楚。

这是百年人种战争,是关乎种族存亡的大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