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东莞港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公共中心在沙田镇正式启动。作为大湾区首个一体化运营的船舶污染物综合处置中心,每年可处理40万吨船舶含油污水、应急处理船舶压载水2千吨、污油6万吨,将有效填补船舶污染综合治理的空白。



据了解,东莞港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公共中心选址于沙田镇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内,占地面积45亩,投资约1.58亿元,是东莞市重大项目。项目内容包括控制室、污水设备间、污水处理单元、污油处理单元、固废间等,采用“高级氧化联合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等5项国家专利技术,年净化能力相当于4125亩红树林。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一体化运营的船舶污染物综合处置中心,该项目不仅填补了船舶污染综合治理的空白,标志东莞港实现了“船舶靠港-污染物闭环处理-资源再生利用”的全链条升级,将为大湾区“黄金内湾”的生态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同时,它也是东莞市沙田镇2025年首个实现投产的市级重点项目。位于东江南支流出海口与狮子洋交汇处的沙田镇,海岸线资源丰富,人文风景独好。近年来,田镇依托“一港两区一中心”等枢纽平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为海洋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除了立沙岛,沙田镇的泥洲岛也拥有得天独厚的产业承载空间。南都记者了解到,早在2022 年,泥洲岛纳入东莞市六大标准化产业片区,进一步巩固了沙田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泥洲岛紧邻南沙自贸片区,与广州汽车产业带形成优势互补的 AB 角关系。凭借这一优势,沙田具备承载东莞未来新能源整车产业的绝佳条件,为海洋经济相关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外,沙田构建了冷链、快递、仓储等完备产业配套,大湾区周边一小时可达,降低海洋经济产业运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东莞港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公共中心启用后,沙田镇将助力企业强化一体化运营的船舶污染物综合处置能力,加快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近海污染防治综合处置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莫晓东 通讯员沙田宣

来源:东莞沙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