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全县各乡镇的50余位种粮大户,与肥西县农技推广中心、有关乡镇农办、肥西农垦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各农业种业公司和金融机构代表齐聚一堂,热烈地交流讨论着。这场2025年优质水稻订单品种推广会,正是肥西农垦为进一步深入实施“肥西模式”,大力推广优质订单,巩固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而精心组织的。
2025年优质水稻订单品种推广会。
订单农业引领破局
肥西县,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然而,传统农业面临着规模小、品种杂、溢价低、品牌弱等问题,如何摆脱这些困境?肥西乡投集团给出答案:以订单农业为引领,打造优质粮油供应基地,推进订单农业种植和产销一体化。
2024年,肥西农垦种植的益海嘉里订单水稻开镰收割。
订单农业的本质是以销定产,肥西乡投集团子公司肥西农垦通过深入调研市场需求,与益海嘉里、王仁和、荃银高科等11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精准对接两广、福建等地的大米需求。2025年,肥西农垦已成功对接了15个优质水稻品种订单,订单面积达5万亩。经过品种比较,综合产量、价格、综合抗性等情况,筛选出4个主要品种用于自种和订单推广。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种植模式,不仅能让农民种出好粮,更可以卖出好价。
高标农田夯实基础
订单农业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力支撑。近年来,肥西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土壤改良等措施,将原本分散的农田整合成集中连片的现代化农田。昔日的“小块田”变成了连片的“大田”,规模化保障了机械化,实现育种、插秧、施肥、收割等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机械作业率100%,让农民由“体力活”变身“技术岗”。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改“数”转,建成智慧数字农田1700亩,实现了农业大数据的可视化监测和精准化指导。高科技的融入,让水稻种植更加科学、高效,让农民种地更有底气,也更有信心完成订单。
全链整合提升价值
订单农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只是“肥西模式”的起点,要实现县域农业升级还需打造一条从选种到成品销售的全产业链。
肥西乡投集团通过构建“国企+种企+新型经营主体+粮企”产业化联合体,系统推进“耕、种、管、收、烘、储、加、销”全产业链建设:在种植环节,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标准化优质粮油基地建设。在加工环节,通过建设运营农事服务中心,整合全县大米加工企业和仓储资源,实现本地化精深加工与品质提升。在销售环节,通过组建市场专班,加强与销区对接,推进品牌建设与品质管理。优化全链条运营质效,形成从订单种植到品牌营销的闭环体系,打造“肥西大米”区域公用品牌。
高店新河农事服务中心仓库,运粮车正在卸粮,稻谷将在这里进行精深加工。
“肥西模式”并不止于稻米,肥西乡投集团还同步发力多元产业:推动中国中部花木城向家庭园艺、精品花卉方向转型;助力合肥“种业之都”建设,中国(合肥)种业科技园1期建成运营,强化种质创新和科技研发;落地智能化褐菇基地、全龄段养蚕工厂、农事服务中心等项目;招引大狼食品等项目入驻花岗预制菜产业园,进一步丰富肥西县的食品产业结构。
同时,肥西乡投集团还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优势,提供“科技、农资、金融、品牌”为农服务模式。通过科技引领、农资直供、金融赋能、品牌强农等措施,助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依托公共服务、农事服务基地建设、农机共享等项目,主动与属地政府和村居对接,带动村民就业;实施村企联建,开展“国企平台+龙头企业+村集体”产业化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规范化运作,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从“一粒种子”到“一片良田”,从农田再到餐桌,肥西乡投集团将继续深化订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以全产业链整合为关键,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推动产业振兴、乡村发展、农民富裕。在肥西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以订单农业引领县域农业升级的“肥西模式”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肥西样本”,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着坚实的力量。(笪荷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