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巴东通联记者 朱映城 范宏霞 通讯员 冯学名)人勤春来早,万象始“耕”新。随着气温逐步回升,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工作也拉开了序幕,巴东县大支坪镇提前谋划、及早部署,积极做好农资储备工作,通过“线上下单+极速达”“物资+技术”的服务“大支模式”,全力保障各类农资货足、价稳、质优,确保全镇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踩满油门”奋战首季“开门红”。
智慧保供 农资超市开启春耕加速度
农资店种子储备充足
2月21日一大早,大支坪集镇街上商家们陆续营业,在大支坪镇种子站内,各类农资商品码放整齐、储备充足,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各类农资产品一应俱全。前来购买的村民络绎不绝,大家一边选种,一边询问种植要领。其中,不同品种的玉米、蔬菜种子最为抢手。
“今天在这来主要是买玉米和辣椒种子,每年这个点都要在这买一次,种子前几年种的都还可以,品质很好,今天来还帮别人也带一些回去。” 农户周永梅一边选购,一边与老板戴伟伟交流着今年的种植计划,脸上满是对丰收的期待。
大支坪镇现有各大农资超市门店13家,为满足农民春耕需求,各大农资经销商早在春节前就开始筹备,通过与各大农资供应商密切沟通,提前预订了大量优质农资,确定储备量和品种结构,确保货源充足、适销对路、供应到位。
选购种子
“目前店内已经储备复合肥、有机肥8余吨,各类农用种子40余种,后续还将根据农户需求陆续进货,满足春耕备耕的生产需要。”大支坪镇种子站负责人戴伟伟表示,村民们还可以通过打电话、微信下单订购,并提供一站式配送服务,保障备耕物资及时到户。
来自大支坪镇耀英坪村的谭德军是当地的蔬菜种植大户,种植面积超过300亩,每年需要各类肥料200余吨,往年这个时节,他都要开着私家车去农资经销商处购买肥料,因为需求量大,有时需要来回跑几趟,如今在家里动动手指,一个电话,肥料就送到了仓库。
“通过“线上下单+极速达”模式,既提高了田间管理效率,也省掉了选择、运送肥料的很多时间,当天就能送到,价格还便宜。”看着刚刚运到仓库的35吨肥料,谭德军满意的说到。
农资储备“粮草足”,来年丰收“底气足”。目前大支坪镇全镇共储备玉米种子36.5吨,蔬菜种子2万余袋,化肥2400余吨,农药3.2吨,农膜80余吨,构建起覆盖3.2万亩耕地的“30分钟农资服务圈”。
绿色革命 加厚地膜织就生态丰收网
免费领取地膜
除此之外,在大支坪镇耀英坪村地膜科学使用培训会现场,镇农业服务中心结合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在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将一卷卷地膜及时发放至农户手中。
发放现场,前来领取地膜的农户络绎不绝,村民们登记、签字、领地膜,忙的不亦乐乎,有的用三轮车拉,有的用竹篓背,有的直接扛在肩上,满载而归,脸上洋溢着的喜悦之情。
免费发放为大支坪镇耀英坪村一组的谢正明送来了“及时雨”,他兴高采烈地领取完30公斤地膜后,立马在地里忙乎开来。
谢正明今年计划种植3亩辣椒,这几天正准备为辣椒苗进行铺地膜,刚好镇农业中心就送来免费高强度加厚地膜,大大节省了一笔开支,后期加强田间管理,确保今年能有一个好收成。
“这加厚高强度地膜好呀,铺在田里稳稳当当,风刮不跑,雨冲不坏,不仅能结结实实地护着农作物,还便于回收,保护环境,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谢正明抚摸着刚领到的30公斤地膜感慨。
讲解地膜使用方法
“这种“物资+技术”的服务模式,在为种植户带去实惠的同时,也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筑牢了根基。”据大支坪镇农业服务中心彭孝铭介绍,高强度可降解地膜可以更好地进行再回收、再利用,能让粮食增产,让环境得到提升,让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连日来,为推动农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大支坪镇提前统计春覆膜面积,共订购地膜36余吨,按照户均10公斤的标准发放,目前已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
“下一步,大支坪镇将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春耕生产为抓手,加大政策、信息、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春耕备耕不误时,为今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持续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大支坪镇镇长雷坚文表示。
| 来源 : 云上恩施
|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