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友调侃"世人只知华为智驾,不识Momenta"时,这场智驾界的华山论剑早已暗流涌动——一边是华为端着激光雷达涮火锅的"全家桶式服务",另一边是Momenta举着清华学霸文凭的"算法调蘸料"绝活。



技术路线:海底捞VS清华食堂

华为ADS 3.0系统活脱脱智驾界的海底捞,从昇腾芯片到192线激光雷达,连智能底盘都自产自销,硬生生把30万以下车型逼成"高攀不起"。余承东那句"30万以下用不起华为激光雷达"的凡尔赛,让车企老板们集体患上选择困难症:要灵魂还是要销量?

反观Momenta这厢,清华学霸曹旭东带着团队玩起了"记忆分裂术"。把智驾大模型拆成"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前者用天级迭代速度处理突发路况,后者用周级沉淀积累驾驶经验,硬是把训练成本砍了10-100倍。就像学霸考前突击,别人通宵刷题,他靠错题本精准打击,愣是在2024年抢下60.1%城市NOA市场份额。



市场策略:保时捷战术VS五菱宏光哲学

华为鸿蒙智行生态堪称车圈"复仇者联盟",问界、智界、傲界、尊界四大护法把车企灵魂锁在华为技术结界里。搭载ADS 3.0的车型清一色25万+身价,余承东甚至放话"要让BBA变成HBA"。这波操作像极了保时捷卖选装——激光雷达加5万,城市NOA再加3万,智能座舱友情价2万...

Momenta却走起五菱宏光路线,把城市NOA成本从7万干到5000元以下,专治车企"既要智驾上量,又嫌华为太贵"的富贵病。比亚迪天神之眼C方案直接杀入10万级市场,三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组合,活像给五菱宏光装上了L2.999级自动驾驶。更绝的是数据闭环策略——用400万年销量换道路数据,再用数据反哺算法,这套"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让Momenta拿下全球前十车企近7成订单。



合作模式:灵魂典当VS技术入赘

华为与车企的联姻总伴随着"灵魂论"争议。深蓝S07、岚图梦想家们排队领号码牌加入鸿蒙智行,活像参加华为技术选妃大会。阿维塔11车主甚至戏称:"买华为送车壳"。这种深度绑定让车企既爱又怕——爱的是智驾系统开箱即用,怕的是哪天华为把造车许可证也一并打包了。

Momenta则化身技术赘婿,给比亚迪腾势做上门算法工程师,帮广汽丰田开发"记忆领航NOA",甚至让奔驰都成了东方秘术学徒。这种"技术扶贫"模式看似卑微,实则暗藏杀机——当Momenta的算法渗透进70%主流车企时,数据飞轮转起来的势能足以掀翻任何技术壁垒。



终极对决:软硬一体VS算法平权

华为祭出昇腾芯片+激光雷达的王炸组合,誓要把智驾体验卷出银河系。ADS 3.0的本能安全网络像给自动驾驶上了双保险,BEV+GOD感知系统连井盖纹理都能建模。这种堆料狂魔做派,让人想起手机圈的1英寸大底战争。

Momenta却另辟蹊径玩起"脑科学",把人类驾驶的直觉反应编码成DLP模型。遇到鬼探头时,短期记忆模块能在0.1秒内做出类人应激反应;长期记忆则默默记录十万种复杂路况,活脱脱自动驾驶界的"最强大脑"。更狠的是无图NOA技术,让高精地图彻底下岗,省下的钱够给每辆车配个车载KTV。



这场智驾世界大战的终局,或许正如朱西产教授预言:2025年BOM成本3000元以下的NOA将血洗市场。当华为忙着给保时捷车主定制激光雷达皮肤时,Momenta可能已经帮五菱宏光车主实现了"边嗦粉边自动驾驶"的终极梦想。至于谁才是真王者?市场给出了魔幻答案——2024年城市NOA搭载量,Momenta 11.4万辆,华为问界全系不过8.2万辆。看来在智驾江湖,会打架不如会算账,技术流终要败给性价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