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的公共数据,是开发利用的"富矿"。国家数据局昨天宣布,启动新一批20个"公共数据应用示范场景"建设,简单来说,就是找到交通、医疗、便民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不同场景,探索怎么把公共数据资源供出来、用起来,方便日常的生活工作。公共数据如何服务生活?

  数智"能掐会算" 让出行"一路绿灯"

  首先去浙江温州,看看如何利用大数据实现行车路上"一路绿灯"。

  上午8点,出租车司机任师傅迎来一天中最忙碌的时间。在这样一段长达10多公里的路程中,车子途经8个交通路口,有6个都是绿灯。任师傅发现,只要跟着导航行驶,遇上绿灯的概率很高。

  出租车司机 任建洋:一路就嗖嗖嗖过去,不用等红绿灯,这种开车体验感也是很好的。

  这样看似不经意的变化,实际上是来自公共数据领域的一场探索。去年开始,当地政府尝试将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的公共数据进行归集和标准化处理,授权给交通领域的相关数据企业使用。


  浙江云通数达科技有限公司数智绿波工程师章韵:我们每天处理的数据量能够有七八千万条,我们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和治理,把我们想要的数据留下来,剔掉我们不想要的数据,精准分析路口的车速、各个方向的转向比例,以及停车的情况,生成路口的画像。


  有了路口画像之后,有关部门就能通过动态优化道路上各个路口信号灯启动的时间差,让车辆在"绿波带"上,只要按照设定车速行驶至路口时,就"刚好"遇到绿灯。从交通领域起步,温州今年还将扩大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范围,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


  温州市数据局办公室主任 陈力琼:我们的公共数据平台目前已经汇集了全市478个政府部门的公共数据,但目前被企业申请使用的数据不到10%。我们要加大政策宣传和培训的力度,做好公共数据资源登记,让更多的公共数据被企业用起来,服务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智慧医疗系统 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医疗健康领域,是目前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展较快、潜力较大的领域之一。在老百姓看病就医过程中,看不见、摸不到的数据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在南昌的这家卫生院里,输入患者的身份信息后,相关的治疗方案、常见病药物即可自动匹配,医生确认后,只需十几秒钟就可完成诊疗。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管理局招贤卫生院医生 刘琴琴:可以快速提供医疗诊断,及时上传辅助检查,增强医生的诊断能力,节约患者等待的时间,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这些记录,均构成了海量医疗数据的一部分。江西把全省100多家县直医疗机构、1800家乡镇卫生院、2万多个村卫生室的公共医疗数据打通,接入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江西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智慧医疗系统年均产生的医学影像、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等数据记录,超过15亿条。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副处长 龚明亮: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加工和分析,我们发现季节性流感在江西九江、上饶这些地方比较多发,部分乡镇卫生院出现用药短缺情况,我们也是借助数据的分析,实现乡镇卫生院的常用药的合理化分配,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用药需求。

  居家上门服务证 让家政服务可查询可追溯

  这段时间,随着陆续开学开工,家政市场进入需求旺季。那么如何找到靠谱的家政服务人员?记者在走访福建厦门多家家政企业时,有一些新发现。

  在这家家政企业,来自江西的董红霞正在接受母婴护理师的培训。

  母婴护理师学员 董红霞:现在老师都是手把手地教,很多细节都比较注重,证件的话就是要齐全,现在我们加了一个居家上门服务证。


  这个居家上门服务证的背后,是一个由当地数据、商务、发改、公安等部门合力搭建起的公共服务平台,流动的数据总量达到上千万条,从而为居家上门服务证提供信息验证的支撑。

  在一户居民家中,记者看到,有了居家上门服务证后,家政从业者通过一个二维码,就能展示自身的培训情况、服务评价等诸多信息。


  厦门好邦伲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蔚:消费者会有一个第三方的平台,可以直接查询到家政服务人员的真实情况,这个就比我们企业自己单独提供更有公信力和说服力。


  厦门市民 杨津津:现在有这个平台之后,我觉得上门不管是做事,还是说针对阿姨个人的话,我们是更放心了。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厦门这一依托于公共数据开发的家政服务平台已认证并入驻家政企业超过30家,登记的从业人员超过1.4万人,实现家政服务有规范、可查询、可追溯。


  厦门市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 陈海涛:今年,平台会继续接入人社、卫健等部门的社保、健康体检等维度数据,让服务人员的家政服务责任险种投保情况、健康状况等更加透明,让市民日益增长的家政服务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同时也支撑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