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战争打了三年,不少人都在问:美国究竟想干什么?
有人说美国在乌克兰赚足了军火钱。可要是仔细算算这笔账,怎么看都不像是个精明的买卖。
从阿富汗仓皇撤离,到乌克兰战场陷入泥潭,世界霸主的光环正在褪色。连中东的小国都敢对美国翻白眼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军事强国也有打不赢的仗。
美国在中东投入重兵,中央司令部就设在那里。可看看现在的局势,阿富汗成了帝国坟场,叙利亚变成了流血不止的伤口。
想想当年的越南战争,再看看今天的乌克兰战场。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不过这次美国学聪明了,不直接派兵,改打代理人战争。
泽连斯基穿着那件标志性的军绿T恤,在欧洲各国首都间奔波。一个曾被白宫嘲笑的"喜剧演员",如今成了牵动大国博弈的关键棋手。
欧洲人玩了一手妙棋。
德国的军工股票涨了300%,法国能源巨头在乌克兰暗中布局。表面上喊着制裁俄罗斯,背地里却用卢布和莫斯科做生意。这些老牌资本家,比谁都懂得怎么在战争中数钱。
欧盟对乌克兰的军援已经超过美国26%。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一个惊人的真相:战争的指挥棒正从华盛顿悄悄转向布鲁塞尔。
有个华沙出租车司机说得好:"美国人想走随时能走,但我们欧洲人的边境线就在乌克兰。"这话道出了欧洲人的真实心态。
请仔细看看这盘棋局。
拜登的610亿美元援乌法案在国会卡壳,德国却痛快地送出豹2坦克,法国派出外籍军团教官。当美国暗示"土地换和平"时,基辅街头立刻出现"要F-16不要妥协"的涂鸦。
这哪里是什么军援,分明是欧洲借乌克兰战场,在试验自己的"欧洲军"计划。美国务院的官员已经醒悟过来:他们最大的失误,就是低估了欧洲借这场战争完成军事一体化的决心。
北约内部有份机密备忘录:如果乌克兰接受现有停火线,欧盟承诺的战后重建资金将缩减37%。这就是为什么泽连斯基宁可赌上巴赫穆特,也要死守谈判底牌。
2014年的明斯克协议埋下战火种子,如今历史再现轮回。
当俄军坦克在哈尔科夫郊区熄火时,真正的战场早已转移到布鲁塞尔的会议室。在那里,欧洲人正用乌克兰的鲜血,描绘自己的军事雄心。
第聂伯河两岸的士兵或许不知道,决定他们命运的谈判桌其实摆在慕尼黑和华盛顿。而泽连斯基再次穿上防弹衣走向前线时,他口袋里的筹码已不只是标枪导弹,还有一个让美俄都心惊胆战的秘密——乌克兰正在成为欧洲军事一体化的试验场。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美国的军火商数着钞票,欧洲的政客盘算着战后利益,俄罗斯咬牙坚守防线,而乌克兰人民在战火中流血。
当年美国在阿富汗打了二十年,最后还不是灰溜溜地跑了?现在的乌克兰战场,恐怕也难逃相似的命运。
历史早就给出了答案:帝国的棋局从来都不是用来赢的,而是用来消耗对手的。只可惜,这盘棋已经开始反噬下棋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