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特朗普分别与俄乌总统通电话,为乌克兰制定和平计划。特朗普政府为乌克兰制定的和平计划是大规模向俄罗斯割让领土。乌克兰应在4月20日之前达成停火协议,并冻结乌克兰东部战线。该计划要求乌克兰军队完全撤出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将被迫承认俄罗斯对已占领乌克兰领土拥有主权。

在割让领土的问题上,泽连斯基本人迄今为止持否认态度。但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2025年2月14日的北约-乌克兰联络小组会议上已经表示,恢复乌克兰2014年之前的边界(即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前)是“不现实的”,只会“延长战争”并“造成更多苦难”。


自2022年以来,俄罗斯就占据了克里米亚、顿涅茨克、赫尔松、卢甘斯克和札波罗热这五个州。到2025年,俄罗斯并没有在这场战争中取得更多的进展,其他被攻占的地方也被乌克兰收复(上图中蓝色部分为乌军收复的失地)。在这种对抗中,战况并没有变得更差,但乌克兰却急匆匆地选择投降,而不是朝着收复失地的方向前进。原因之一是美国不再愿意继续支援乌克兰,另一个原因是东部战线过于稳固。

两个资产阶级政府在此地使用了各种人类科技的结晶,却都难以撼动对方。这不禁让人怀疑战争艺术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人类只能在炮火和高科技的加持之下不断向前推进几百米,向后丢失几百米。阵地战似乎就是未来的真理,世界似乎已经进入了唯武器论的阶段。然而,我要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切的原因是资本主义政府对人的组织程度有限,才导致了这种僵持的情况。由于外力的消失(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直接的援助),力量对比不断减少,从而被迫投降。

乌克兰在反攻中能夺回基辅北边的地方,但打不下东边,这是为啥呢?其实,这跟打仗的方式和组织能力有关。在北边,乌克兰动作快、下手准,所以能赢。可在东边,双方都挖战壕、修防线,打起了阵地战,乌克兰就有点难推进了。

为啥北边没陷入阵地战呢?因为乌克兰先在北边动手,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等到了东边,对方有了准备,双方就僵住了。

有人会问,乌克兰有好地、好资源,为啥不能自己多造武器,靠自己打败俄罗斯呢?这就得说说国家的“生产关系”了。乌克兰是资本主义国家,干啥都得赚钱。造武器也一样,得考虑能不能挣钱。有时候,卖原材料比造武器赚钱,那资本家就不乐意造武器了。而且,乌克兰自己造武器的成本高,还不如买外国的划算。所以,乌克兰就靠外国给武器、卖装备来打仗。

可为啥苏联当年能越打武器越多、军队越强呢?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大家干啥都不只看赚钱,还看对国家、对打仗有没有用。所以,苏联能集中力量造武器、扩军队。可苏联解体后,那些继承它的资本主义国家就不行了,因为它们干啥都得先想着赚钱。

乌克兰也是这样。它自己造武器难,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这儿呢。外国给它武器,反而让它更难改变这种状况。一旦外国不帮忙了,乌克兰就靠自己现有的生产关系,打不过俄罗斯了,所以它才害怕,想投降。

有人可能觉得,乌克兰自己造的武器不够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战场上,武器只是工具,关键是人怎么用。便宜的无人机比贵的还好用,因为便宜的能多买点,数量多了,效果就不一样了。这就是“量变造成质变”——在社会主义国家,这种事容易做到,因为不用考虑赚钱。可乌克兰呢,只能多买装备。战场上,士兵都知道啥武器好用。乌克兰政府离开外国帮忙,自己买装备的钱不够,根本达不到俄罗斯的水平。

难道外国的装备就一定好,没它们不行吗?其实不是,是乌克兰的生产关系限制了它。武器再好,也得人用。组织起来不只是招兵,还得组织国内生产。资本主义国家只会在打仗时多招年轻人入伍,可要建立那种可能减少利润的组织,它们就不愿意了。资本家雇人干活,不可能像社会主义国家那样组织生产,因为那样会减少利润。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征兵,其实就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统治。无产者当兵越来越年轻,可资本家的钱一点都不能少赚。这种所谓的“举国团结”,其实就是让无产者去保卫资产阶级的财富。对乌克兰的无产者来说,敌人不只是俄罗斯,还有乌克兰的资产阶级政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